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主要作物粮食之一,我国小麦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库存量均居世界首位。小麦传统栽培技术采用大肥、大水、大播量(撒播或条播),致使群体过大,光照不足,造成小麦植株易倒伏,穗粒小。小麦田间精密播种技术虽已在我国多个省市推广,但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小麦主要采用的播种机具基本都是半精播机具,其中排种器质量的好坏对精密播种机的播种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对小麦的精播排种器的研究,无论是从排种机理还是从排种器结构而言,研究的种类少、范围小,投入生产使用的也较少。本文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出一款适应小麦精密播种的机械振动式排种器及两种精播机型,并搭建试验台,通过试验对排种器振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排种器较合适的设计参数。最后分析单粒小麦种子在充种板上的运动方程,并尝试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观察其运动特性,对其它种子的排种器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制造手动小麦精播机,为机械振动精播机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2、设计出两款小麦振动精播机,并用PROE、CAD软件绘制出其平面图及立体图。由于排种器的某些关键参数(较合适的振幅、振动周期、板面倾角等)未知,所以必须搭建试验台,通过试验来获取这些设计参数。3、本文测量了小麦种子的表观特性以及摩擦特性。表现特性主要测得小麦种子的含水率、千粒重、平均长度以及平均直径;摩擦特性主要测得小麦种子的休止角,以及与板面的滑动摩擦角。4、搭建小麦振动精播机排种器试验台,研究振动周期、振幅、板面倾角三个参数对排种器充种率的影响,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到了较合适的设计参数。5、对单粒种子进行动力学分析,由于小麦种子外形复杂,虽然得到了单粒种子的运动方程,但很难进行数学上的解释分析。所以本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直观的研究种子在板面的运动轨迹。发现当种子的最大位移接近板面孔距的时候充种率比较高,为其它种子在精播板上的充种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