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早孕因子的制备及免疫交叉反应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ad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和生长调节活性的妊娠相关蛋白,是目前已明确报道的最早确认妊娠的生化指标[1]。本课题组一直从事EPF研究工作,天然EPF的难获得和分子克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研究方向愈加倾向于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制备接近天然构象的重组EPF(Recombinant Early Pregnancy Factor,rEPF)。虽然rEPF的生产较传统提取工艺有明显优势,但由于缺乏EPF分子量、结构、种属来源与抗体识别间关系的研究,目前不能确定来自孕早期血清的人源性EPF和体外重组表达的rEPF诱导的抗体是否具有交叉反应,即rEPF诱导的抗体能否用于人类血清中EPF的检测。为此,我们制备了三种来源的EPF(从孕早期血清中提取的nEPF(nativeEPF)、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CHO-EPF、大肠杆菌表达的BL21-EPF),也用这三种来源的EPF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体,并对其进行检测。
  目的:
  探讨细胞表达的重组早孕因子(CHO-EPF)、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早孕因子(BL21-EPF)和天然早孕因子(Native Early Pregnancy Factor,nEPF)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寻找制备EPF抗体比较理想的免疫原。
  方法:
  (1)构建真核表达体系CHO-pcDNA4.0-EPF和原核表达体系BL21-pET28b-EPF,进行rEPF表达,并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使用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质谱分析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2)制备rEPF抗体和nEPF抗体,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其效价及最适抗原抗体工作浓度;(3)运用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及ELISA等方法对nEPF抗体、CHO-EPF抗体、BL21-EPF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进行检测。
  结果:
  (1)成功构建真核表达体系CHO-pcDNA4.0-EPF和原核表达体系BL21-pET28b-EPF,并获得分子量均为10kda表达产物CHO-EPF和BL21-EPF。(2)成功获得CHO-EPF多抗血清和人源性EPF多抗血清,综合BL21-EPF单抗,ELISA测定效价普遍较高,在1:10000的抗体稀释度下,仍有强显色。运用“棋盘法”确定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最后确定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5ng/μl。(3)交叉反应测试显示:三种来源的EPF抗体效价无显著性差异;原核表达BL21-EPF与nEPF诱导的抗体中BL21-EPF单抗能识别nEPF中26ku和52ku组分,且抗nEPF多抗也能与BL21-EPF中10ku组分反应;真核表达CHO-EPF与nEPF诱导的抗体中CHO-EPF多抗能识别nEPF中10ku和26ku组分,而nEPF抗体不能与CHO-EPF反应;原核表达BL21-EPF与真核表达CHO-EPF诱导的抗体中CHO-EPF多抗能识别BL21-EPF中10ku片段,而BL21-EPF单抗不能与CHO-EPF反应。
  结论:
  本研究表明CHO-EPF多抗能识别BL21-EPF和nEPF,但BL21-EPF单抗和nEPF多抗却不能识别CHO-EPF。即CHO-EPF多抗更为活跃,识别位点广泛,而BL21-EPF单抗和nEPF多抗对抗原表位的识别相对专一且与CHO-EPF多抗识别区无重合。rEPF抗体与nEPF之间的交叉反应说明其互相结合部位结构的类似,同时也说明只有进一步制作单克隆抗体才能筛选出特异性强的抗体。真核源性EPF、原核源性EPF、人源性EPF既有类似结构,又有明显差异;EPF抗体制备过程中用rEPF替代nEPF作为免疫原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稀土配合物在荧光、磁性、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稀土配合物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结果,例如中心金属离子、有机配体的连接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比、溶剂体系、溶液的pH值和阴离子等因素。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稀土配合物的核心问题在于设计并合成具有较强螯合能力和功能性的有机配体。利用酰胺类配体合成的稀土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荧光性质,席
学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工艺.它因为具备许多优点,已经在食品工业、香料工业、医药工业、环保工业等行业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也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油中脂肪酸分离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中较为少见.菜油中的芥酸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化工原料,中国又是菜籽生产大国,生产的菜子中芥酸含量较高,因此,从中提取大量芥酸,有望大大提高这一农产品的附加值.另外,
学位
纳米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SrCO与SrTiO由于其优良性能而备受关注.该论文根据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原理首次以SrCl·6HO和(NH)CO为原料成功合成了30-50nm的SrCO粉体,克服了一般液相沉淀法易发生粉体团聚和难于制备纳米级SrCO粉体的弊端,并通过研究找到了低热固相反应终点的标志.该方法工艺简单且污染少,是一种绿色合成的新方法,极有发展前途.
该文对烟气中利用CO直接还原SO的脱硫过程做了可行性探讨,并系统地考察了负载型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钙钛矿催化剂和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对CO还原SO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反应的催化活性相和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实际生产条件下烟气中CO还原SO反应的热力学研究,发现如果严格控制煤燃烧时空气的通入量,使空气燃烧比等于或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完全可以实现SO的还原脱除,而且该脱硫过程还不受燃煤含硫量
学位
该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冬凌草全草提取物中的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进行鉴别分析.对超临界CO萃取、溶剂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所得浸膏做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萃取所得浸膏的抑菌、杀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溶剂法.通过对夹带剂种类、提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压力、温度、夹带剂量的单因素考察,绘制影响因素曲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浸膏含量、冬凌草甲素含量、冬凌草乙素含量为指标,优化了冬凌草超临界CO萃取
学位
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低渗透储层特征研究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先进的测试分析,从微观孔隙结构着手,深刻认识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低孔、低渗背景上的优质储层,并从构造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综合分析的角度,对其主控因素进行探讨,取得了以下认识:  ⑴研究区盒8段储层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和管束状喉道,由于喉道较小,孔隙连通性较差,
当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其中石家庄市空气质量是我国城市综合排名倒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市域内空气重污染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身体健康。  为深入探寻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根源,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输送扩散特点,寻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制定科学准确的大气管理政策,本文分析石家庄市颗粒物分布及
本论文通过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研究了维生素D对奶牛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及CD4、CD8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探讨了不同浓度1,25-(OH)D对细胞增殖、细胞分泌IFN-Y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16头胎次接近的围产期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额外添加维生素D(VD:10万IU/头.d)对围产期奶牛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CD4、CD8
学位
研究目的  1.利用文献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风险因子;  2.建立一个适合社区使用的Ⅱ型糖尿病预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测量工具;  3.通过对珠三角4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50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本预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测量工具的实用价值。本研究将为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个性化预防提供新的测评工具和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与血液参数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高危风险因素,筛选GDM相关的差异代谢物质。评估差异代谢产物和血液参数作为GDM新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潜力,为GDM的早期预测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  第一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液参数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常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