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结构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如何影响集聚外部性的效应为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SPSS、ARCGIS等软件进行数据和图像分析和处理,利用2000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数据,对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中心性和集散度的量化分析,同时选取中心城市规模等指标对不同空间结构的劳动生产率进行检验,研究表明:①中心城市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②中心性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③趋于集中的空间结构(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较多)可以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④集散性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具有规模依赖性和尺度依赖性。本文从中观尺度研究城镇化水平不高地区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对城镇体系规划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的内容安排,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章)。该部分从城市化外部性、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城市化外部性和空间结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东北地区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第三章)。用单中心-多中心维度表达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还是分布在市域内多个区域(如县城)的程度,用集中-分散维度表达人口集聚在中心的程度,并考察两个维度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运用模型分析东北地区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实证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实证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