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裸鼠实验性人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从肿瘤生长的测定以及对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来分析评价菱角口服液的效用,并为其在临床应用以及推广提供实验依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裸鼠实验性人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从肿瘤生长的测定以及对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来分析评价菱角口服液的效用,并为其在临床应用以及推广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裸鼠36只,雌性,18-22克。裸鼠正常喂养三天后,取培养好的细胞浓度为3.0×107/ml的细胞悬液,按每只裸鼠0.2 ml(6×106个 SGC-7901细胞/只)接种于左前肢腋下皮下。癌细胞接种第二天,将上述实验裸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菱角口服液高剂量组、菱角口服液低剂量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4 ml/只灌胃,每日1次;菱角口服液高剂量组溶液0.9g生药/ml灌胃,0.4 ml/只,每日1次;菱角口服液低剂量组0.225g生药/ml灌胃,0.4ml/只,每日1次。持续给药30天。第31天处死裸鼠,取瘤块称重,观察各组瘤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检测环氧合酶-2表达水平。 结果:所有裸鼠腋下均有肿瘤生长,荷瘤率100%;对照组、菱角口服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体重分别为(25.47±2.373)g、(23.28±1.570)g、(24.60±2.095)g,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瘤重分别为(1.413±0.287)g、(1.139±0.367)g、(1.246±0.176)g,高剂量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与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19.41%,11.83%。光镜下及HE染色观察:对照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轻,呈侵袭性生长,瘤周边以及组织内有较多丰富的扩张血管;治疗组肿瘤细胞大片坏死,同时瘤组织内及其周边新生微血管数明显减少。COX-2的表达:对照组、菱角口服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71±0.057)、(0.267±0.082)、(0.277±0.048),对照组较各治疗组值高,差异显著(P<0.01),而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差异不明显。 结论:菱角口服液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和对比右归饮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两种介入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探讨这两种方法在促进再血管化、再骨化方面的作用及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早期股骨头坏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总结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关键词:物理学科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学化学课堂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构建科学的化学知识体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针对中学化学有效性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认为中学化学有效性教学方法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提高有效性的基础;应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开展探究性教学;重视课后作业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堂有效性 有效性教学 新课程
参加工作八多年,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如果学生在低年级时计算能力不强,对孩子今后整体数学的学习影响很大。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与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
导师王永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潜心医学五十余载,集中、西医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在学术上融贯中西、专研创新,在肾脏病领域颇有造诣。尤其对慢性肾病的诊
目的: 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价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CSOM)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手术干预对CSO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拟定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摘要]生物新教材对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学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为教师,应加强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实施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生物新教材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生物新教材对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学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
目的: 抗肿瘤药物华蟾素联合研究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能否产生协同效应,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方法: 采用昆明小鼠72只,雄性,随机分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