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滇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比较研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教育部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办好网络教育,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并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该行动计划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提出了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并要求提供专门保障队伍,加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等具体要求。随后2019年1月国家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内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工学结合等,形成拥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不断完善其教育体系,逐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条件不同,我国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欠发达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基本完善,开始转向内涵式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容乐观。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方面。为了解目前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设与发展现状,探索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原因,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发展建议,进一步缩小教育鸿沟,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滇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为参考对象开展比较研究。本文通过搜集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各级各类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资料、著作、书籍等文献资料,基于教育学、信息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对珠三角地区与滇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现状进行掌握。进一步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滇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现状进行比较,剖析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找出滇西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总结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供滇西地区借鉴的优秀经验,为滇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建议。由研究可知,总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但珠三角地区与滇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应用效能、基于信息技术的校企合作、中职学校信息化产业等方面。滇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普遍较弱,区域内差异不明显,普遍存在智慧教育观念落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和教师培训力度不强、信息化应用效能较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理论分析并借鉴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优秀经验,本文提出了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大职业教育教师引进力度、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开展帮扶合作、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的建设性与针对性建议。期望对滇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贡献。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然而却是大部分学生掌握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主要表现在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薄弱以及中式英语问题,而这些归根结底在于语言输入严重不足。许多国内专家、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背诵默写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输入应该广泛应用在写作教学中,但这些研究大都面向大学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试图探讨背诵和默写训练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入国内以来,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贡献有目共睹,此教学模式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一套“线上网络加线下实操”的完善教学流程。本研究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结合理论依据研究翻转课堂如何运用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里,从中职语文学科特点、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师生因素等多个方面分析将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过分析给出使用原则和实施建议:在把握“适时、适用、适当”三大原则之外,
近年来,学习者的个人因素研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外语课堂焦虑与元认知策略更受到学者的重视。虽然国内开展了大量外语学习焦虑与元认知策略的单项研究,却忽略对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且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高校大学生与高中生,对初中生较少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为定量研究方法,对广州市G学校的315名学生进行调查,同时采用访谈法辅助数据分析。研究问题如下:1)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现状水平;2)
在英语交流中,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是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对高中生而言,无论对于他们的学业还是未来的人际间交流,掌握听力技能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英语听力困难的状况在中学并不鲜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得到听力策略的培训,但是听力困难仍然困扰广大师生。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发现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都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对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只探讨两两变量的
网络亚文化涵盖多元的价值观念,在分割受众属性的同时催生形态各异的亚文化群体,而网红是网络生态中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亚文化特征。随着文化开放性和社会包容性的延展,网红的指代意义亦呈现出“去污名化”的趋势。文章以亚文化和传播学的视角探寻男性美妆博主对于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着重从审美和认同方面梳理、分析受众观念及其变迁的历史成因和社会根源。文章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即对研究现状
觉囊派是国家所承认的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其宗教典籍将其源头追溯于佛陀时代,后流传于传说中的香巴拉国,在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传入西藏,于14世纪首次传播到川西壤塘地区。现中壤塘乡中壤塘三寺为觉囊派主寺,保持着完整的觉囊派文化与宗教传承。目前在藏传佛教的研究当中,以觉囊派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多,对壤塘当地的田野调查更为稀少。本文以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的角度,结合文献史料、地方县志、个人传记,从觉囊派僧
20世纪80年代起,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外语学习焦虑作为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们逐渐把研究重心从一般外语学习焦虑转向了具体技能方面的焦虑。作为一项复杂的语言技能,写作容易使高中生产生焦虑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进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中生的写作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对来自P市的180名高二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焦虑问卷调查,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越发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黄金时期。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学科,是中职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语文课堂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重要阵地。语文课堂质量关乎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底蕴的厚浅,影响国家艺术文化事业的未来发展。可是,近年来在中职学校的舞蹈表演专业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发展、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新增是新世纪改革最大的亮点,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立足于语文课程基础,综合性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注入新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尽管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粤北地区初中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教学情况主要表现为教师课程重视度低且课时安排
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英语学习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开展对城乡学生的动机差异研究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用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作为理论框架,研究中国城乡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差异。本研究共有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城乡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是什么?(2)哪个动机因素分别与城市和乡村学生的动机行为有相关性?(3)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