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班级心理委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开始出现。天津大学在2004年率先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这一职位,以便更好地维护校园心理健康,健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随后全国众多高校纷纷效仿开展“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班级心理委员不同于以往的班干部,它不仅要求任职者拥有过硬的思想素质,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其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深入到班级当中去,去及时了解和关注班级内的突发、异常情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但是,由于班级心理委员这一岗位在很多学校仍然是新角色,因此其工作中也暴露出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解决。通过研究发现,好多心理委员时常会抱怨不知道其具体职责,不知道如何去开展工作,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班内同学在有心理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要和班级心理委员诉说。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作为班级心理委员,如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和同学们和睦相处,那么就有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做到班级心理危机早发现。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共情对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较高的共情能力有助于个体发展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而共情作为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其干预来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能促进班级心理委员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因此本研究探讨如何提高班级心理委员的共情与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促进他们自身在大学四年的良好发展,更能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做出一定的贡献。作为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在团体内通过领导者的引领,完成成员在团体内的自我完善与成长。班级心理委员作为班委中的一员,具有较高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因此完全可以利用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共情能力,进而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在以往有探讨共情与人际交往能力关系的文献,但本研究创新性地第一次采用班级心理委员作为被试群体,并将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共情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共情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二,研究班级心理委员共情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第三,设计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通过干预来提高班级心理委员共情水平,进而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研究一和研究二采用选取了某大学的405名班级心理委员作为被试,有效被试386IV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三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对比实验设计,在某大学某年级选取68个心理委员分为两个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34人),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34人),对实验组被试进行8次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一表明:班级心理委员的共情受到性别的显著影响,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来源、年级、专业对其影响不显著;班级心理委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来源、年级和专业的影响不显著。研究二表明:班级心理委员共情及其各维度与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各维度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共情的观点采择、想象两维度对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三表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提高班级心理委员的共情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