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清肠温中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包括中医证候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疾病活动度改善情况、肠粘膜修复情况,为今后临床应用清肠温中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停西药及其他治疗方法,单独给予清肠温中方(黄连,炮姜,苦参,三七,木香,青黛,地榆炭,甘草。兼有肝郁脾虚者加用陈皮,白芍,防风,炒白术;兼阳虚明显者,加制附子,肉桂;兼血虚明显者加生黄芪,阿胶;若湿热较重者加用炒白扁豆,炒薏苡仁,败酱草;马齿苋;若脓血较多者加用槐花炭,白及;若腹痛较重者加川楝子,元胡索,徐长卿)加减口服治疗,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服用,疗程8周。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观察,包括: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采用IBDQ量表)、疾病活动度评分(采用改良Mayo评分系统)和肠粘膜病变评分(采用修正的Baron标准)。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疾病活动度积分和肠粘膜病变积分的差异。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84例患者,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其中18-29岁22例,30-39岁26例,40-49岁18例,50-65岁18例;治疗前接受西药美沙拉嗪治疗者55例。(2)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总有效率84.52%,其中临床痊愈12例,显效36例,提示清肠温中方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中医临床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及社会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表明清肠温中方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8周后,共有46例患者复查肠镜,对此46例患者进行疾病活动度评定,治疗前9例为轻度活动期,32例为中度活动期,5例为重度活动期,治疗后22例为临床缓解,23例为轻度活动期,1例为中度活动期,无重度活动期患者。结果表明有效率为93.48%,提示清肠温中方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此46例患者进行黏膜病变疗效评定,治疗前黏膜病变是4分的患者有21例,3分的有15例,2分的有8例,1分的有2例;治疗8周后4分的患者有2例,3分的有4例,2分的有11例,1分的有24例,0分患者有5例,结果表明清肠温中方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肠镜下黏膜病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清肠温中方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疾病活动度,对肠道粘膜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