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样细胞的诱导分化,并比较在三种不同诱导剂的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分化率,筛选最佳诱导方案。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生物学形状。取第4代培养后所得细胞分为Ⅰ、Ⅱ、Ⅲ、Ⅳ四组,再将Ⅱ,Ⅲ组分成A B C三个亚组(ⅡA、ⅡB、ⅡC、ⅢA、ⅢB、ⅢC)。Ⅰ组用10μmol/L 5-氮杂胞苷诱导;Ⅱ组(ⅡA组用0.02μmol/L血管紧张素Ⅱ诱导,ⅡB组用0.2μmol/L血管紧张素Ⅱ诱导,ⅡC组用2 u mol/L血管紧张素Ⅱ诱导);Ⅲ组(ⅢA组用1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ⅢB组用1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ⅢC组用10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Ⅳ组为对照组,常规换液。每一组用诱导剂诱导24小时,诱导后洗净,换完全培养液培养28天。28天后行心肌特异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显色。结果:(1)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培养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较快,细胞呈梭形。(2)细胞诱导后行免疫组化检测,诱导组心肌肌钙cTnT和心肌连接蛋白Cx-43表达均呈阳性。对照组未见表达。(3)Ⅱ、Ⅲ组内,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量随诱导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ⅡC组(0.2975±0.0249)高于Ⅰ组(0.2625±0.0306),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高于ⅢC组(0.2088±0.03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应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的进行分离,培养和传代扩增。(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血管紧张素Ⅱ,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3)血管紧张素II诱导转化率优于5-氮杂胞苷,5-氮杂胞苷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