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封闭系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它应该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根据课堂教学中实际的生成情况,不断修正预设。近年来随着生成教学理论的提出,对于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日渐丰富起来,但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对于寻找合理有效途径,实现化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以教学的预设-生成为核心问题,探讨了预设-生成教学的理论价值。立足于当前化学教学实际,编制问卷,对教学的预设-生成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中可见,教学预设-生成性的矛盾存在于教师-学生这对课堂教学主体的关系之中。由于受到考试竞争、教学评价、教师的观念与教学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对生成性教学的认识普遍是不清晰的,他们从教学观念上到教学行动上更偏重于预设性的教学。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有所改变,但对生成性教学的实现还停留在表层和无明确规划的状态。另一方面,学生更希望借助于生成性教学,与教师、同学积极互动,及时在课堂释疑解惑,发表个人见解。从预设性教学走向生成性教学,二者并重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引入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双闭环负反馈理论,构建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双闭环负反馈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使教学中的预设—生成平衡稳定、和谐发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双闭环负反馈控制理论,有针对性做到如下三点:第一,精心准备教学预设,设计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教学预案。第二,全力掌控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与反馈。第三,通过“生成”的效果及时调整和修正“预设”,不断改进教案学案,在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师生共同互动的方式与过程的编排等方面,全面策划。实现预设-生成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