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树碱是从中国珙桐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对消化道肿瘤、肝癌、膀胱癌以及白血病等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毒性较强,水溶性较差,且易开环失活,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以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性的透明质酸和叶酸实现喜树碱的改性修饰,展开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合成3,3′-二硫代二丙酸,并与喜树碱通过酯化反应生成喜树-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基于酰胺化反应将己二酸二酰肼、透明质酸和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连接,形成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己二酸二酰肼-透明质酸纳米微球复合体,并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作为荧光标记试剂标记该复合体。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H-NMR)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该复合体的载药量为34.7%;在37℃pH为7.4和pH为5.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72小时后约有28.5%和2.9%的喜树碱释放;细胞实验显示该复合体对肝癌细胞及宫颈癌细胞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对肝癌及宫颈癌的细胞毒性明显高于喜树碱单体。2.以乙二胺为连接体,通过与叶酸γ位羧基反应将叶酸接到透明质酸-己二酸二酰肼-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复合体上,采用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载药量为25.6%;在37℃下pH为7.4和pH为5.0的的缓冲溶液中72小时后分别约有31.2%和4.3%的喜树碱释放。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其对肝癌和宫颈癌细胞毒性比透明质酸-己二酸二酰肼-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复合体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