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上调JAK/STAT信号通路对NMDA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谷氨酸兴奋性中毒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的致病机制之一。尽管谷氨酸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神经兴奋性递质,但是一旦谷氨酸的含量过多,过量的谷氨酸聚集在细胞外,大量激活NMDA受体,引起离子通道的开放,钙离子大量内流,线粒体肿胀,细胞功能紊乱,产生各种凋亡信号分子,引起细胞凋亡。RGC上有NMDA受体,对谷氨酸敏感,因而过量的谷氨酸会造成RGC的凋亡。而RGC是唯一能将视觉信号从视网膜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它的损伤及凋亡是一种不可逆转和不可再生的过程,对视功能的影响尤为严重。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对RGC的损伤是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眼病的共同阶段,不过它对RGC的损伤机制至今没有完全阐明,如何保护RGC免受其害也在不断探索及研究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是一种多配体受体,它与多种不同的配体结合后参与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它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在病理条件下时也会在视网膜前膜或新生血管膜上表达。不同的配体在不同的病理环境下介导细胞功能紊乱,比如高血糖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聚集后与RAGE作用后参与炎症反应,神经元退变和视网膜微血管的功能紊乱的发生。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时,AGE和RAGE也会在RPE、玻璃膜疣、Bruch膜中明显增多,并在外层视网膜中参与慢性炎症反应。研究RAGE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相关的治疗方法提供可能性,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研究目的探究不同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在小鼠玻璃体腔注射后,不同时间点时对RGC损伤的过程并筛选出最适剂量及作用时间。建立小鼠RGC缺失模型,探索RAGE在视网膜上的分布及表达,筛选RAGE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后,研究该信号通路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7周龄的C57BL/6J小鼠,性别不限,行双眼玻璃体腔注射术,一眼为空白对照组注射10×PBS,另一眼为NMDA损伤组,注射10nmol、20nmol、30nmol的NMDA,在第12h、1天、3天、5天、7天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全视网膜铺片计数RGC的细胞密度以及TUNEL法检测RGC的凋亡比率。确定NMDA造模的作用剂量及时间后,冰冻切片荧光染色观察RAGE的表达位置,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RAGE在空白对照组及NMDA损伤组的蛋白表达量。筛选RAGE介导的信号通路,WB检测JAK1、JAK2、STAT1、STAT3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不同剂量的RAGE抑制剂——FSP-ZM1(25pmol,50pmol,75pmol,100pmol溶于DMSO溶液,用10×PBS配制)和NMDA同时玻璃体腔注射后观察并检测RAGE的表达量,选择合适的FSP-ZM1干预剂量即FSP-ZM1组。为了探究RAGE如何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通过HE染色组织切片测量观察空白对照组、NMDA损伤组、FSP-ZM1组及DMSO组视网膜全层厚度、GCL厚度及INL厚度,WB检测各组磷酸化蛋白pJAK1、pJAK2、pSTAT1、pSTAT3的表达情况以及全视网膜铺片计数各组RGC的细胞密度。为进一步研究JAK/STAT在NMDA-RGC模型中的作用,玻璃体腔同时注射不同剂量JAK2/STAT3的抑制剂WP1066和NMDA后,通过HE染色组织切片测量空白对照组、NMDA损伤组、各剂量WP1066组及DMSO组视网膜全层厚度、GCL厚度及INL厚度,WB检测各组磷酸化蛋白pJAK2、pSTAT3、抗凋亡因子Bcl-2和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情况,以及全视网膜铺片计数各组RGC的细胞密度。同样的,在给予不同剂量JAK1抑制剂Ruxolitinib或STAT1的抑制剂2-NP和NMDA后,测量空白对照组、NMDA损伤组、各剂量Ruxolitinib或2-NP组及DMSO组视网膜全层厚度、GCL厚度及INL厚度,WB检测各组磷酸化蛋白pJAK1、pSTAT1、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及全视网膜铺片计数各组RGC的细胞密度。研究结果1.NMDA小鼠玻璃体腔注射后,全层视网膜厚度变薄,主要集中在GCL和INL,全视网膜铺片可见RGC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血管走行模糊不清,凋亡检测可见TUNEL染色阳性RGC。同一作用时间下,随着NMDA的剂量从10nmol增加到20nmol再到30nmol,全层视网膜厚度渐渐变薄,GCL尤其明显,RGC的细胞密度随之逐渐减少。NMDA玻璃体腔注射12h已经对RGC造成损伤,1天时损伤程度明显加重,到3天时存活RGC数量非常少,到第5天和第7天时RGC数量已所剩无几。2.RAGE在NMDA损伤组蛋白表达量比空白对照组增多,主要分布在Müller细胞上,同时伴有Müller细胞标志物GFAP的增多。JAK1、JAK2、STAT1、STAT3总蛋白在空白对照组和NMDA损伤组之间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但pJAK1、pJAK2、pSTAT1、pSTAT3在空白对照组和NMDA损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用FSP-ZM1抑制RAGE的表达量后,pJAK1、pJAK2、pSTAT1、pSTAT3的蛋白表达量也随之减少。全层视网膜厚度和GCL厚度在FSP-ZM1组有所增加。FSP-ZM1组RGC的细胞密度明显多于NMDA损伤组。3.不同抑制剂降低pJAK1、pJAK2、pSTAT1、pSTAT3的蛋白表达量时,Bcl-2的表达量增加,而Bax表达量降低,此时视网膜厚度及GCL厚度发生改变,比NMDA损伤组的厚度增厚,全视网膜铺片可见RGC的细胞密度有所增加。研究结论1.20nmol NMDA玻璃体腔注射1天后,快速有效地诱导RGC缺失,是NMDA造模的合适剂量及作用时间。2.RAGE通过上调JAK1、JAK2、STAT1、STAT3的表达量参与NMDA损伤RGC细胞过程,抑制RAGE的蛋白表达量后,GCL厚度增加,存活的RGC数量增加,对RGC起到保护作用。3.抑制JAK1、JAK2、STAT1、STAT3表达量,增加GCL厚度及RGC存活数量,对RGC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蛋白质分泌是生命体重要的生命过程。目前已知的主要的蛋白分泌途径为Sec分泌途径和Tat分泌途径。嗜盐古菌中存在完整的Sec分泌系统和Tat分泌系统,但在分泌途径的选择上与细菌、非嗜盐古菌及真核生物存在较大差异。对嗜盐古菌分泌蛋白的鉴定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分泌蛋白的种类、功能以及作用位置,也可以为了解嗜盐古菌对高盐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们以嗜盐古菌Natrinema sp.J7-2为研究对象,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也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8型,属于致瘤性的双链DNAγ疱疹病毒家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KSHV感染会引发三种人类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和两种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和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影响脊髓和大脑运动神经元(Motorneuron,MN)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在疾病过程中患者上(UMN)、下(LMN)运动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性,可导致多个脑区(包括大脑皮层运动区、脑干和脊髓部分)中的运动神经元丧失功能,进而影响肌力、呼吸、吞咽等功能,最终致使患者瘫痪以及死亡。ALS引起的神经元
前体RNA分子的精确剪接是基因转录后调控的一个关键步骤,相对于顺式剪接,反式剪接的作用机制、剪接模式及其进化等研究相对较少。反式剪接产生的新RNA不仅可以增加蛋白质组的复杂程度,还可以提供新的基因调控机制。自噬是通过自噬体和溶酶体途径降解细胞质成分和细胞器的一种分解代谢过程,自噬损伤会导致众多人类疾病,但是反式剪接调控自噬的研究仍未见报道。研究反式剪接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对于理解自噬在生理及病理中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不经意间遇到许多和隐喻相关的问题。每种语言背后的隐喻由于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比如文化、习俗、语言环境、宗教或思维方式等。因此当我们研究某一种语言背后的隐喻问题时,并不只是研究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宗教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在各方面多少都存在一定的相同和差异,造成每种语言背后的隐喻是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异同点无疑会影响第二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由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易位等遗传或者表观遗传改变所引起的恶性血液肿瘤,这些改变导致了髓系祖细胞分化障碍、恶性增殖。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随着治疗方案的进步,AML的完全缓解率有了明显改善,但其五年存活率仍然较低。因此,研究AML致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仍是本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对AM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
企业家公德与私德行为对消费者影响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是现有研究主要从公德或私德行为的单一维度展开研究。根据不均衡理论,由于企业家资源有限,在实施公德或私德道德行为时难免出现公德大于私德或私德大于公德的不均衡行为。而消费者在评价企业家道德行为时应该是从企业家道德行为的总体感知展开评价,因此探究企业家公德与私德不均衡行为成为拓展现有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基于合法性理论框架,探究了企业家公德和私德不均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辖区经济的核心机制,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下达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后,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可能倾向于采取短期经济行为,一些地区甚至存在“贪多求全”、“唯目标论”以及过度“加码”情况,引致了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等经济后果。为了进一步稳定经济增长速率、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学者需要深
现代有机合成可以非常有效地构建各种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分子,而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是有机合成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碳氢类化合物,C-H官能团化反应是合成各种功能性分子的重要手段,直接实现R1-H/R2-H的氧化放氢偶联反应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反应模式。有机电化学合成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过程实现原料分子的活化,无需加入额外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更加符合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的要求。进几十年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相继流入城市,形成了一大批农民工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已婚已育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农村父母的外出流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有关子女的家庭流动安排,包括流动还是留守的随迁安排,以及与双亲哪方同住的结构安排。父母外出务工所产生的家庭流动安排上的变化,叠加城乡发展的差异效应对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发展产生种种积极或消极影响。不同的家庭流动安排以多种方式塑造着子女个体内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