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汉语儿童词汇习得中的形状偏向性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证方式探讨形状偏向性在南方汉语幼龄儿童词汇习得中的作用。具体地检测2-3岁汉语儿童是否在习得词汇过程中应用形状偏向性原则,探讨了形状偏向性是否只出现在特定情景条件下,以及年龄和性别因素是否会影响形状偏向性的应用。同时验证了儿童对物体形状的关注与其习得新词的速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共进行了3个实验,为期4周。实验受试者是来自浙江某幼儿园小小班和小班的2-3岁的小朋友,其中2岁组的小朋友共64人,32男32女,3岁组的小朋友共40人,20男20女。实验1检验了2岁儿童在4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对于物体形状的关注情况。实验2则检验了3岁儿童在不同情景下的形状偏向性,同时比较了年龄和性别是否会影响儿童的形状偏向性。实验3测试了所有受试儿童经过2周的训练后习得新词的情况。并检验了儿童学习新词的速度与其形状偏向强弱是否相关。本文采用社科统计软件包(SPSS,15.0版本)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单样本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等得出如下结论;(1)2岁和3岁的儿童都在词汇习得中都表现出形状偏向性。在扩展新名词情景下,儿童的形状偏向性最为明显。在找出与标准物同类的物体时,儿童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形状偏向性。然而,在非扩展名词或不是将物体分类情景下,儿童未表现出形状偏向。(2)年龄会影响儿童形状偏向性的强弱。3岁的儿童比2岁儿童更关注物体形状。然而,不同性别的孩子在形状偏向程度上没有展现明显差异。(3)儿童习得新词汇的速度与他们对于形状的关注存在正相关性。对于物体形状关注较多的孩子习得新词汇的速度更快。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作者认为,南方汉语儿童在习得词汇过程中同样存在形状偏向性,这是由于儿童将形状做为物体分类的可靠依据。儿童对于物体的形状的偏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对这一规律的掌握有助于儿童习得新词汇。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以闪速燃烧法合成的不同粒度的氮化硅铁颗粒(w(Si)=48.76%,w(N)=30.65%,w(Fe)=14.15%,w(O)=2.2%,w(Al)=0.8%)作为骨料,以粒度≤0.088 mm的氮化硅铁粉和Si粉(w(Si)=98.22%,w(Al)=0.15%)作为细粉,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黏膜免疫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证明,益生菌可以调节黏膜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该文从黏膜免疫耐受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关系及益生菌
文体学,现大都译为风格学。它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正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但目前
语篇回指可分为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两类。间接回指是回指语中较特殊的一种形式,回指项与先行项并非处于同指关系,回指语的释义要靠推理才能实现。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句法、语用、
葉秉敬一生作品多连百餘部,现在馑存四十餘部。其作品内容涉及文學、歷史、文字、音韻、水利等多個方面。小學研究者们多關注其《韻表》(含《聲表》)一害。到目前為止,除了個
<正>2011年6月28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EAS)携手发布了欧洲首个血脂异常管理指
本文以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原理为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坚持从宏观与微观,共时静态和历时动态的原则,借鉴汉语词汇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对外语概念的汉译形式分类及
数称词是藏文文献著作中不可缺少的词类之一。本文首先按照历史文献的脉络以藏语数称词的产生年代、演变过程、时段划分等做较深入全面的论述,着重探讨藏语数称词演变时段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