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71年中国伊朗两国建交后,中伊经贸关系有了新的进展。但鉴于当时伊市场是欧美国家的传统领地,两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缓慢。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两国每年进出口贸易额只有几千万美元。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由于“人质”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实行经济制裁和石油禁运。加之两伊战争的原因,伊外汇拮据,伊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迅速增加。近年来,中伊经贸合作发展速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伊朗的第三大出口国,伊朗成为我国的第二大进口石油来源地。但无论是从两国之间的商品进出口还是对外投资来看,两国的合作的力度与总体相比还是远远不够。本文就在两国目前商品贸易,对外投资和相关政策的现实基础上,对两国商品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
在商品贸易方面,本文主要通过两国各自及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两国商品结构互补性研究显示,无论是中国对伊朗的外贸依存度(含石油)还是伊朗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含石油),与各自对外贸易依存度相比,都处在很低的水平上。但是通过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显示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却很高。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外贸出口顺差大国居然对伊朗的贸易中出现很大的逆差,因此得出两国之间商品贸易发展力度远远不够,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在对外投资方面,通过对外投资理论和对外投资阶段分析结合两国经济发展现状,显示两国的对外投资水平都还很低。但是按照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特别是中国处在对外投资上升阶段,连年来的外贸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另外中国在通过加入WTO,参与国内和世界上的市场竞争,大大提高了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完全具备了对外投资”走出去”的条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外投资将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对于象伊朗这样经过战争,工业设备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中国重点考虑的对外投资目的地,其巨大投资潜力毋庸置疑。而伊朗目前人均GDP尚高于中国,就中国市场的安全开放友好性而言,也是伊朗增进投资的理想国度。
在两国对外政策的分析研究上,显示出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特别是对外开放政策对于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中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不同对外贸易政策造成的不同发展结果,对于伊朗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且处在各自区域里的大国地位,中国和伊朗在立足过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促进开放,积极参与竞争,加强市场经济的建设,从而使其将来在竞争中能抗衡甚至超越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