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启发效应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2005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想象是儿童创造性的主要形式。因此对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已经持续了上百年。Finke等通过对成人被试的研究提出了创造性认知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了创造性想象的“生成——探索”模型,大大推动了我们对创造性想象的内部机制的认识。但对于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干预研究,在国内外都仍是一个薄弱的领域。 基于此,本研究借鉴Finke等人的研究方法,并根据小学儿童的特点加以修改,探索了启发对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及其发展状况。研究采用2×2×3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三个自变量分别是年级(三、五年级)、性别(男、女)、启发方式(无启发、内隐启发、外显启发)。在本研究条件下获得以下结论: 1.内隐启发组被试的创造性想象成绩随年级增加而提高,五年级儿童的成绩显著高于三年级;而无启发组和外显启发组的被试的创造性想象成绩则不随年级增加而变化。 2.小学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成绩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同的启发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的作用不同。内隐启发方式对男生更有促进作用,而外显的启发方式则有利于女生提高成绩。 3.启发对三、五年级儿童的创造性想象的成绩都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的启发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儿童的想象成绩的影响不同,对五年级儿童而言,内隐和外显的启发方式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成绩;对三年级儿童而言,只有外显启发能够提高他们的成绩。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归纳演绎、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辽宁省13所高校“扩招”前后的体育教学形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扩招”
该课题针对网络课程的特点和现状,以电磁学网络课程的开发作为实践内容,研究了电磁学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以这些理论
本论文主要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以山西大学刘庆昌教授爱智统一教育原则为指导思想探讨“高中的幸福课堂”建设的现状、困惑和出路。首先较为系统地搜集和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关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鲜明的代表着我国特有的体育文化形态。中国武术的辉煌离不开各派武学大师,更离不开他们汇集一生创立的拳种和武学思想。耳熟能详的有岳飞的
1引言数字音频工作站DAW(DigitalAudioWorksta-tion)的崛起给电视声音制作带来了一场革命。近几年,风靡全国的音乐电视以精良的声音效果,绚丽多彩的画面给电视节目开拓了广阔的发展
体育经纪人是体育产业中连接生产和消费,实现流通的媒介,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驱动器。体育经纪人既是一个体育产业的经营者,又是体育产业中的投资银行家。受利益驱动,体育经纪人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