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需要设计和制定特定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制定与设计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和路径。本文以浙江省区域创新为分析的载体,研究和观察基于区域差异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应用和政策设计的可能性。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之一,以民营经济为内核,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企业群体创新为主体,以地方政府创新为引导的浙江区域发展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区域创新的严峻问题。因此,浙江经济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反映区域发展要求,符合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然而,由于浙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11个地级市间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如何客观评价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并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制定相应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和区域创新能力政策体系研究四个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了现有不同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通过理论遴选、实证筛选以及指标权重赋值,构建了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依据该评价体系,结合具体的数据资料,对2008年浙江11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际测度和横向比较分析。论文最后根据针对浙江区域个案的分析路径,提出了基于区域差异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可能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构建了切合区域实际的区域创新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际测度浙江11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投入能力、区域创新管理能力、区域创新产出能力、区域创新支撑能力,通过聚类分析、比较分析,科学得出各个区域在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上的差异与优劣势,以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