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支持与金融能力对家庭金融行为的效应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che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为了满足居民和家庭多元化的需求从而提升幸福水平,需要金融市场中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支持。个体的人生幸福包含多方面的涵义,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为金融福祉。相关研究表明有益的金融行为能够提升金融福祉,因此家庭金融行为优化构成了提高个体金融福祉的重要内容。通过金融支持促进家庭良性金融行为决策、有效提高家庭金融福祉是促进金融发展,更是实现整体社会福利的重要政策落脚点。关于家庭部门金融行为的优化,有学者关注区域金融发展对家庭金融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有学者关注家庭内部的微观因素在优化金融行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区域金融发展环境下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支持和家庭内部特征共同作用于家庭金融行为的研究,目前仍涉及较少。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3-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的家庭与个人为研究对象,将家庭的金融行为划分为消费行为和资产配置行为。以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的金融能力为切入点,以消费升级和资产配置优化为落脚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通过构建居民金融能力指标,分析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在促进消费升级和优化资产配置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文章首先在梳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研究假设,其次度量了金融机构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与居民金融能力,以探讨它们对消费行为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在普惠金融这一重要的金融体系下,信贷支持成为缓解资金约束的外部力量,而居民金融能力成为优化金融行为的重要内部动力。金融机构向居民家庭提供的金融教育服务,发挥了提升居民金融能力的作用和职能,有助于丰富金融普惠的内涵,扩展了普惠金融的外延。在信贷支持与金融能力作用于促进消费升级与优化资产配置的方式与机制中,体现了两者的协同性。实证分析部分,首先在放松信贷约束的情况下,运用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了城乡和不同地区家庭实现消费升级的可行路径,同时分析了居民金融能力促进家庭消费的机制。其次,将家庭的资产首先按照流动性划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之后将金融资产按照金融需要划分为增长型金融资产和生存安全型金融资产。采用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城乡和不同地区家庭优化资产配置的方式。接下来在上述家庭分类消费和资产配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助抽样方法的费舍尔组合检验呈现了东部与中部地区、中部与西部地区以及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显著的影响差异,同时分别展现了三个地区的城乡之间的影响差异。最后从针对家庭部门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和家庭拥有的房产资产价值角度入手,同时结合家庭的内部特征如户主的教育程度分析形成地区间及城乡差异的原因,并依据可得的统计资料及实际的家庭人口统计特征数据,对三个地区间以及城乡信贷支持和金融能力影响金融行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验证。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在引入家庭信贷约束的基础上,首先验证了当家庭非受信贷约束时,信贷和消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探讨了金融机构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对分类消费的影响以及金融能力促进家庭消费的机制。在家庭的总消费和质量型消费处于不同水平时,家庭杠杆率和居民金融能力对总消费及其中的质量型消费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重要的是,质量型消费和总消费分别处于相同分位时,杠杆率对质量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总消费,且当家庭总消费和质量型消费处于中低水平时,居民金融能力对质量型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总消费。综上,当家庭处于不同消费水平时,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能够促进家庭的总消费,尤其是总消费中的质量型消费。因此金融机构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提升将促进家庭的消费升级,同时提高总消费水平。第二,金融机构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对家庭分类资产份额的作用表现为:家庭杠杆率显著正向作用于实物资产份额,同时对增长型和生存安全型金融资产份额产生了负向影响。而居民金融能力显著负向作用于实物资产份额,同时对两类金融资产份额均形成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有助于促进实物资产的配置,而相比于信贷支持的作用,居民金融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两类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满足家庭更高质量的投资需求,促进财富积累。第三,运用自助抽样方法的费舍尔组合检验分析了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作用于分类消费及分类资产份额效应的地区间和城乡差异后发现:在质量型消费处于一定水平的家庭,其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对质量型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间和城乡差异,同样地,它们对分类资产份额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地区间和城乡差异,即针对不同地区和城乡的金融支持政策或金融服务应考虑信贷支持和金融教育差异化的作用效果,做到因地施策。第四,分析地区间与城乡影响差异的原因可以得知,家庭的房产资产价值可以部分解释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而家庭户主的教育程度可以部分解释城乡差异。因此,促进家庭消费升级和优化资产配置的措施应考虑地区间家庭的房产资产等财务状况以及城乡居民的个体特征,如户主的教育程度,从而缩小地区间及城乡家庭消费水平以及资产配置形成的财富积累方面的差异,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我国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研究非常必要。在分析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时,将我国按照行政区划分为三个地区,分别探讨各个地区家庭的消费效应,在此基础上检验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异,并进一步从家庭特征角度分析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为促进消费升级的地区差异化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另外涉及信贷支持与居民金融能力对分类资产配置的影响时,同样从地区差异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家庭分类资产配置效应的基础上探讨地区差异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对现有研究形成了重要补充。第二,在探讨居民金融能力影响消费行为的基础上,阐述了居民金融能力促进家庭分类消费的作用机制,不但考虑了家庭正规负债和财富的作用,而且分析了居民金融能力对社会资本中亲缘关系的影响,拓展了消费行为研究的作用路径。第三,金融机构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能力在优化家庭金融行为的过程中体现了协同作用,同时金融机构的金融教育服务提升了居民的金融能力,丰富了金融普惠的内涵,扩展了普惠金融的外延。本文首次探讨了金融服务中面向家庭的信贷支持和居民金融教育两者相互作用下发挥对消费行为和资产配置行为的关键作用。就促进家庭的消费升级而言,针对农村家庭的加杠杆和针对城镇家庭的金融教育更有效,针对西部地区家庭的加杠杆和金融教育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有效;就优化资产配置而言,针对家庭的实物资产配置,杠杆率的作用更为有效,针对增长型和生存安全型金融资产配置而言,城镇家庭以及东部地区家庭的居民金融能力培养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家庭而言,有助于指导家庭在其支付能力范围内通过适度借债以及自身金融能力的培养合理地安排其消费选择及资产配置规划,实现消费升级与优化资产配置的目标。对金融机构来说,进一步帮助金融机构了解各类家庭的信贷及金融教育需求,推进信贷工具的创新,设计出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并实行符合个体特征的金融教育,提升金融创新支持消费和资产配置的匹配程度。考虑到优化居民家庭消费和资产配置的金融支持政策很多都是区域性、地方性政策,而地方政策本身的作用对象是本地区的居民和家庭。因此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通过了解不同地区金融支持政策施政效果的差异,有助于推进地方金融支持政策更高效且具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家庭的消费升级与资产配置优化。
其他文献
“就业乃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作为人口大国,稳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历来是我国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社会保险目前仍然面临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普遍较高和社保基金收支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的两大困境。面对新冠疫情冲击,社保缴费率降低增加就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收入的提升提供了保障;退休年龄延迟通过增收减
学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采取了“四万亿”刺激措施,实体复苏迎来了“V”型反转,但短期财政刺激之后,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移,近年来进入了“新常态”和“L”型发展阶段。然而,在经济增长“L”型阶段,中国的金融业却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代。2010年中国投资管理业务总规模仅13万亿,到了2020年投资管理行业的总规模就已突破百万亿了。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6.0%上涨至
学位
汇率变动一直是学术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致使国际政治、经济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到破坏,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放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给我国外贸环境带来了严峻考验。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风险,而最常见的是汇率风险。汇率作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交易的中介,当汇率发生变动时,会引起
学位
企业融资困难、信贷配给低效一直是困扰新兴经济体的严峻问题。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国企私企二元经济——为信贷配给这一问题增加了新的困扰。本文从信贷歧视、抵押贷款的角度,探究信贷配给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信贷配给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认为银行作为信贷配给重要的中介,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政府隐性担保扭曲了银行对于国企贷款风险的判断,这造成了信贷歧视;另一方面,贷款中的抵押品要求降低了银行调查
学位
长期以来,财政和金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认定的“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后者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宏伟目标和“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财政与金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紧密联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讨论如何建立现代财税金融制度的过程中,财政与金融关系就是一个必须厘
学位
近年来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预示着我国经济在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形势下,步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当前,经济发展更注重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改变,增长动力也显现出多元化态势。在这一背景下,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有效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人力资本服务作为一项产业。考虑到我国正全力推动经济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高科技驱动转变,人力资本作为推动经济
学位
适当的制度是使一个国家走向富有的基本前提。现实地看,作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安排,以将资本从拥有剩余资金的家庭或企业转移到缺少资金但可进行高效投资的个人或企业为目的的金融体系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或“大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协调功能。因此,拥有一个运转顺畅的金融体系,将资本导向其最能发挥效用的领域应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走向富裕的关键一环。在金融影响经济的众多理论分析中,最为关注一点应该是金融(发
学位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法规、政策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将促进能源转型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可再生能源法》的有力推动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在当前中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以
学位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经济改革和市场自由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不平等和性别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制定并推行促进女性就业和性别工资平等的保护政策,劳动力供需不由市场机制调配,收入分配在性别之间较为均等。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在用人和生产决策方面逐渐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出现显著下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将环境治理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局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2020年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正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中央进一步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