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礼仪与宗教仪典--让·热内与高行健戏剧的两种仪式径向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包容广泛,被认为是一个“从内涵到外延都不易框定的巨大的话语包容”。一种简洁而有概括性的分类方法将仪式分为时序仪式、生命礼仪与宗教仪典三大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作家让·热内的代表作《女仆》《阳台》显示着对个体生命内部的极度关注与深刻发掘,呼应着生命礼仪的仪式径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行健的代表作《冥城》《山海经传》中的仪式书写则显示着对宗教仪典径向的青睐。本文以四部戏剧为研究对象,剖析让·热内与高行健戏剧中的两种仪式径向,并从整体上探索仪式之于戏剧舞台的开拓,分析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仪式含义、仪式分类法以及“生命礼仪”“宗教仪典”等概念进行梳理,并进行了相关学理背景及必要概念的说明界定,研究现状综述部分依据论述顺序,围绕仪式、热内与高行健进行了现有研究资料的归纳。
  第二部分以让·热内戏剧中的生命礼仪切入,梳理出《女仆》《阳台》中逐层推进、环环相扣的仪式结构设置,并观察到剧中始终笼罩着的悬置感,这种悬置通过“对现实的悬置”与“对自我身份的悬置”得以完成。阀限理论的实践使戏剧中的迷狂得以呈现,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层次。热内笔下的仪式是一种与人类个体生命密切相关、关注个体生存状态变化的生命礼仪。
  第三部分通过对《冥城》《山海经传》的文本细读与分析,从语言台词、背景乐音、片段呈现与舞台实践四个维度,考察其中原始而有生命力的宗教仪典形态,勾勒出“镶嵌”的存在形式及线性的叙述结构。仪式恢复了中国戏曲的率真品格,完成了对“另一种仪式性”的构建。高氏戏剧中的宗教仪典建筑在民间宗教及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呈现着集体、公共而宽广的特征。
  第四部分,通过反思仪式与戏剧的嫁接,在以仪式的路径审视戏剧之后,从整体上探索仪式对戏剧舞台的开拓。一方面,生命礼仪显示出在发掘戏剧个人性上的尝试,它使西方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观众与舞台间更深层次的沟通;另一方面,出现于中国现代戏剧式微之际的宗教仪典,赋予了中式戏剧以更根本、更广泛的公众性,使曲高和寡的戏剧变得更加亲和与宽容,拓宽了戏剧的辐射范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仪式的背后还蕴藏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它折射出中西戏剧不同的文化取向。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住房需求量的增加,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商品房交易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不可避免地加速攀升。2003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后,惩罚性赔偿制度正式明确适用于商品房买卖合同领域。这是首次从司法解释的角度对开发商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存在恶意违约和欺诈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在2016年出台,交通运输部颁布此部门规章,标志着网约车合规化之路已经启程,但这仅仅是研究我国网约车行政许可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的起点。《暂行办法》已经实施了逾三年,网约车行政许可制度失灵问题不断产生,主要表现在网约车合规化进程推行难度大、部分地区对网约车行业实行逆市场化的数量管制措施、巡游出租汽车改革进程举步维艰等方面。导致我国现行网约
学位
正确地理解与适用“同时构成其他犯罪”条款的理论基础在于正确认定行为个数以及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分。为了正确认定行为个数,应当将法益原则和主行为重叠原则结合。法益概念能使行为单复数的认定标准更加罪责相当、判断明确且评价简明。这就意味着对行为个数的甄别必须要坚持自然意义与规范意义的双重考量:首先以自然的角度去考察,从社会的一般观念出发,无需借助法律规范的价值评价标准,从自然事实的角度考察是否数个犯罪
学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我国自试点工作以来,对于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既有程序法上意义,同时也有实体性上的意义,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刑事诉讼效率,给予被追诉人实体上的量刑从宽也是其制度目标。虽然我国在程序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是在实体法上并未明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范依据。随着人们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识的不断加深,该制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完
学位
市民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早期先哲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人认为,市民社会的概念与城邦的概念基本上是重合的,独立的市民社会概念此时尚未形成;到了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开始为商品经济寻求理论的根据,并试图用它来说明国家的产生及其本质的时候,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范畴实质上已经形成。霍布斯、卢梭、亚当·斯密等人提出并阐述了市民社会的概念,市民社会开始作为独立于“政治国家”的
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的一部重要的、珍贵的甲骨著录书。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中下三卷,共670页,著录了一批十分珍贵的甲骨文资料。其中有许多甲骨文未被著录过,在本书中为第一次著录。《社藏》所收录的甲骨拓片其中部分已为《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所著录,而《社藏》凭借清晰的拓片或照片,吸收前人的考释成果,后出转精,释文大部分较为准确。但
《宜弦堂诗钞》是清代金华诗人曹开泰的唯一着作,现存道光年间孤本,共十二卷,藏於台湾大学图书馆。  曹开泰创建北麓诗社,力倡吟诗,开一时耽吟之风气,是乾嘉年间金华诗坛的领袖人物。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曹开泰个人及其诗文的研究成果问世。有鉴於此,本文将对《宜弦堂诗钞》进行点校整理,并对曹开泰生平与交游加以考证。  全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研究篇,以《宜弦堂诗钞》为基础,结合其他文人诗集与地方史料,
清代是女性文学的繁荣时期,不仅文学创作的人数多,且大量诗词歌赋付梓成集,流传后世。更值得关注的是世家大族闺秀“一门风雅”的盛况涌现。安徽歙县何氏家族女性诗人群体就是典型代表。何氏三姊妹佩芬、佩玉、佩珠都是清代中期着名女诗人,她们的文学创作涉及了诗、词、戏曲等方面,如《緑筠阁诗钞》《緑筠阁诗余》《藕香馆诗钞》、杂剧《梨花梦》。在当时享有盛誉,金念曾盛赞何佩芬的诗稿美不胜收;恽珠《国朝闺秀正始续集》说
学位
《新撰字镜》是日本平安时代昌泰年间(898-901)释昌住所编的一部汉和字书。全书共十二卷,约收录两万余字,按照部首分为160部,部分条目附有万叶假名的和训,是现存最早的汉和辞典。该书主要徵引了《玄应音义》《玉篇》《切韵》等内容,对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由“《新撰字镜》概述”“《新撰字镜》校勘发凡”“《新撰字镜》讹误特例例释”和“《新撰字镜》校勘实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
论文以加缪小说《局外人》的中国研究现状和日本研究现状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和日本的《局外人》研究做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通过对两国研究现状的比较、评析,探索中日两国在《局外人》研究中的相似点、相异点和独创点,并且分析形成两国各具特色研究现状的原因。  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阐述在文学研究中学术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再对国内加缪小说学术史的研究进行综述。该部分提出,目前国内的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