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2]。最新的研究表明心房颤动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4-1.0%,目前全球约有335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且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将不断上升[3]。在近几十年间,随着心房颤动发病率的上升,与之带来的相关残疾和死亡等并发症也显著增加。心房颤动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危害[1]:1.快速而极不规则的心室率导致患者产生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诸多的不适症状;2.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3.心房内血液停滞从而增加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的风险。一旦房颤发生并出现心力衰竭、脑卒中、脏器或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可能截肢)等并发症,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耐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并显著增加患者的住院率和医疗费用。因此,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心房颤动是十分必要的。心房颤动在结构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合并心脏瓣膜病时。对于心房颤动合并结构性心脏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其发展经历了左房隔离术、房室结导管消融术、走廊术、迷宫术等,自Cox首创并开展迷宫术以来,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不断地改良,从迷宫Ⅰ型发展到目前的迷宫Ⅲ、迷宫Ⅳ型手术。虽然迷宫Ⅲ型手术被喻为治疗心房颤动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创伤大、操作复杂且手术时间长,未能得到普及且随着新的消融和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仅有少数中心开展迷宫Ⅲ型手术[4],因此,对于迷宫Ⅲ型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目的探讨迷宫Ⅲ型手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对44例结构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实施迷宫Ⅲ型手术,其中男22例,女22例,平均年龄30-65(52.34±11.24)岁,房颤病程在6个月-20年;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18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13例,双瓣置换术7例,双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成形+冠脉搭桥术1例,房缺修补+三尖瓣成形术1例,手术方式为按经典迷宫Ⅲ型路线采用“切和缝”方式,对迷宫Ⅲ术式中三尖瓣环、二尖瓣峡部及冠状静脉窦等5处冷冻点以Atricure单极射频消融笔代替。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后早期死亡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以及术后近中期窦性心律恢复率、药物(胺碘酮)免除率、脑卒中免除率及心功能变化,术后心律变化判定依据为连续7天动态心电图。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79.3±40.2 min,体外循环时间172.4±36.3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4.7±28.9 min,气管插管时间1.7±0.4 d,住院时间18.3±5.5 d。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MODS,2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行床边CRRT,1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出院前永久起搏器置入2例(4.7%),均于术后3月恢复窦性心律,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40例(93.0%)。术后随访43例,获访42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恢复率为92.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卒中,术后3个月药物(胺碘酮)免除率90.4%,超声心动图结果:术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均明显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二尖瓣A峰出现率:85.71%,三尖瓣A峰出现率:92.86%。结论迷宫Ⅲ型手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手术近中期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