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in65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经济学家 Stiglitz认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有四个,即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生产结构。在四个因素中,资本和劳动力推动属于生产要素的推动,技术推动属于生产力的推动,生产结构推动是将前三个因素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推动。生产结构表示的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及一定量的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条件下,不同的生产结构,代表了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其结果是带来不同的生产效率,不同的产出水平,生产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结构状况共同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  战后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时期的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实现这一“日本奇迹”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在于适时的产业结构变动和调整。中日两国在经济结构变动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通过研究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和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入手,以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动为依据,力图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建立模型,研究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使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的思路。
其他文献
总体来讲,人民币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当前外部条件下,金融危机为人民币迈出国际化步伐提供了较好的契机。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只为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旗帜鲜明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都与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