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yperosmotichyperglycemic nonketotic coma,HHN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为临床更加合理有效地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有效提高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诊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的诊断标准包括:①明确的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尤其是意识障碍逐渐加深者。②明显脱水和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均升高)。③由于脑细胞内脱水和颅内压下降,桥静脉受牵拉和破坏,常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④实验室检查:血糖大于33.3mmol/L,血清钠大于150mmol/L,血钾大多降低,血浆渗透压大于350mosm/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确诊的2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分为三组:中型损伤组(GCS 9-12分)7例;重型损伤组(GCS 6-8分)13例;特重型损伤组(GCS 3-5分)6例。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第3天、第7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肝肾功等检测及尿分析测定。采取以应用胰岛素、补液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在26例确诊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患者中,入院时,GCS越低,血糖、血钠越高,预后结果越差。GCS3-5分、6-8分、9-12分三组入院时的血糖含量分别平均为11.82±3.14、8.89±2.46、7.98±2.32mmol/L。入院时GCS评分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P<0.01)。入院时血糖水平与病人的预后亦显著相关,入院时血糖含量≥22 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据病人伤后1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为:①恢复良好(包括恢复良好和中残)7例;②恢复不良(包括重残和植物生存)8例;③死亡11例,死亡率42.3%。在死亡的11例中,9例入院后血糖大于26.6mmol/L,3例患者入院后3天死于原发颅脑损伤,3例死于高渗高糖状态未能控制并发呼吸循环衰竭,2例死于术后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下丘脑严重受损而致水盐代谢紊乱终因高渗休克死亡,1例死于手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塞。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入院时GCS评分及血糖增高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GCS评分越低,血糖增高程度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