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yperosmotichyperglycemic nonketotic coma,HHN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为临床更加合理有效地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有效提高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诊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的诊断标准包括:①明确的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尤其是意识障碍逐渐加深者。②明显脱水和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均升高)。③由于脑细胞内脱水和颅内压下降,桥静脉受牵拉和破坏,常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④实验室检查:血糖大于33.3mmol/L,血清钠大于150mmol/L,血钾大多降低,血浆渗透压大于350mosm/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确诊的2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分为三组:中型损伤组(GCS 9-12分)7例;重型损伤组(GCS 6-8分)13例;特重型损伤组(GCS 3-5分)6例。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第3天、第7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肝肾功等检测及尿分析测定。采取以应用胰岛素、补液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在26例确诊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患者中,入院时,GCS越低,血糖、血钠越高,预后结果越差。GCS3-5分、6-8分、9-12分三组入院时的血糖含量分别平均为11.82±3.14、8.89±2.46、7.98±2.32mmol/L。入院时GCS评分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P<0.01)。入院时血糖水平与病人的预后亦显著相关,入院时血糖含量≥22 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据病人伤后1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为:①恢复良好(包括恢复良好和中残)7例;②恢复不良(包括重残和植物生存)8例;③死亡11例,死亡率42.3%。在死亡的11例中,9例入院后血糖大于26.6mmol/L,3例患者入院后3天死于原发颅脑损伤,3例死于高渗高糖状态未能控制并发呼吸循环衰竭,2例死于术后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下丘脑严重受损而致水盐代谢紊乱终因高渗休克死亡,1例死于手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塞。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入院时GCS评分及血糖增高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GCS评分越低,血糖增高程度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扬州市委七
报纸
全文以宿迁学院五系作为案例分析,阐述了新老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灵活搭配与应用,为关爱行动构建更广阔的平台提供新的思路做法和效果启示。同时,建议在一线工作的团干部
亚甲基蓝是一种具有平面刚性芳环结构的噻吩类小分子,多用作DNA的活性探针和传感器.各种不同技术手段对亚甲基蓝与DNA相互作用及性质已有相关研究和报道.本文鉴于靶向分子与D
“人权”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字眼,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空洞的赞词,它在历史上饱经沧桑,又历久维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需要赋予它不同的理解与阐释。萨特虽然没有正
本文通过明确养老产业的概念,指出国内当前解决养老问题的焦点所在,并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食品饮料行业各子行业相继进入白热化寡头垄断竞争态势,龙头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龙头企业间营销传播战日益升级,并日益呈现出胶着态势,如何成功突围破局、获
延迟满足是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
1995年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此后,包括大学体育场馆在内的公共体育场所逐步向社会开放,由此全民健身逐步形成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为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国家颁布了多项全民健身计划措施,旨在通过全民健身运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为了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各大高校纷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交易安全。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
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相比,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更具多样性和可行性。区域性人权保护是国际人权保护的有效途径。根据相关区域性人权公约,欧、美、非三大区域相继建立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