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需实施农产品保障战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支持并加快推进农业走出去。面对当前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压力和加强农产品贸易的必然要求,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根本之策。而劳动力成本被广泛认为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首先,论文从时序演变趋势、地区差异和行业比较三个维度,通过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有效劳动力用工价格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从要素投入量和要素投入成本两个角度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结构的变动情况;其次,从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两个层面,利用DRCC指数、RCA指数、CA指数和TC指数测算并比较分析我国10种主要农产品的潜在比较优势和显性竞争优势,基于此进一步分析我国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最后,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厘清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运用2000-2017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呈快速上涨趋势。从空间来看,各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始终保持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从行业来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用工价格一般高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用工价格,且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用工价格的增长速度更快,两者之间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2)农产品生产成本结构发生变化。农户劳动投入量持续减少,机械投入额持续增加,化肥投入强度变化不大;劳动成本占农产品生产成本比例始终最高,随着劳动投入成本的持续增长,农产品生产成本也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3)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且由竞争优势逐步向竞争劣势转变。10种主要农产品的潜在比较优势和显性竞争优势均逐步弱化,其中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优势几乎完全丧失,普遍处于竞争劣势;各省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均逐步降低,至2017年大部分省份的整体农产品RCA指数减少至0.8以下,CA指数降为负数,60%以上省份的整体农产品TC指数低于0.3。(4)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该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在东部地区最小;科研投入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可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应对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论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增加机械投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优化要素投入结构;第二,加速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提高其他要素对劳动的替代效率;第三,增加科研投入资金来源,调整科研投入结构,增强农业科研投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