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史实考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孔子事迹的研究对于整体把握孔子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据史籍所载孔子一生出游多次,人们通常说他“周游列国”是指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十四年间的漂泊。这是孔子一生非常重要的时期,史籍记载较多,但较为零散且互有异同。这是有诸多争议的时期,历代均有人研究,然而尚有未尽之言。现在《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以往被视为“伪书”的文献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加以运用。今天利用这些底下出土的简帛佚籍以及被“激活”的传世文献,对孔子“周游”的众多史实予以重新梳理和考辨,便具有了古人不具备的优势和契机。孔子内心十分矛盾,他依恋“父母之邦”,但为了实现“道”,为了“学而时习之”,只能去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一个能实行王道的国度。十四年间,孔子在弟子们的陪伴下,孔子于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各国之间颠沛流离,饱尝艰辛。其中,公元前497年,孔子于无奈中离开父母之邦鲁国,去鲁时间、原因等都值得进行深入分析。卫国作为鲁国的兄弟之邦,是孔子活动最多的地方,记载也较多;另外,归鲁问题、见老子问题以及陈蔡绝粮等问题都存有很大争议,因此,我们试图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考辨,试图接近历史的本真。通过对孔子周游事迹的分析,我们用一个“困”字概括他“周游”期间的种种境遇,如各诸侯国的冷遇,治国的见解终不被采纳;有人不解,有人讽刺,有人揶揄,甚至有的弟子也不理解,但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如被困于匡时,他慨叹:“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欲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在宋国习礼于大树之下,宋司马桓魅竟命人将树伐倒,欲加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孔子不改初衷。甚至后世也对他存有很多误解。这些境遇造就了孔子的境界。孔子“周游”的过程,就是他对自己坚持的信念的践履的过程,就是他弘道的过程。孔子的生命境界在周游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十四年的栖栖遑遑,席不暇暖,颠沛流离之后,孔子的思想在周游过程中得到了升华,进入了“穷达以时”的豁达境界,他认为:“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真正具有了后世所推崇的“圣人”的意义。
其他文献
教育和教育写作一样都必须'贴地而行'。教育是实践,教育写作是在实践中提炼真知。普通教师未必能像哲学家们一样高屋建瓴地思考教育这个大问题,也未必能像政治家们一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究弱势群体应有体育权利的保障的"底线公平",并理清社会资源正确分配的价值取向问题,有助于理解并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而探究政治伦理层
运用文献资料、会议材料、互联网信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田径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进行探索和研究,对近3届中国田径奥运会成绩与世界体育强国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其背景是复杂多样的。论战的发生与当时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日益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马克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保护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 ,再灌注6 0min。2 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
<正> 量词的丰富多彩,这是现代汉语的显著特点之一。正确地使用量词,对一个汉族人来讲,似乎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对其他民族来说,就会感到特别困难。为什么“牛”要说成“头”
在学校体育创新中引入创新2.0的思想,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学校体育创新的目标、形式、效果等方面,提出创新2.0框架下面向知识社会的民主化的学校
假装游戏缺失是自闭症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本研究简要介绍了儿童假装游戏的认知理论,对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假装游戏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自闭症儿童的假装游戏展开实
近些年来,水利工程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性建设工程,切实提高工程质量与实施效益显得十分重要。伴随着新的材料、工艺、设备、技术的不断涌现,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