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共患病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ongz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兽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且能够在人类与动物之间进行自然传播的疫病.人类与动物越来越频繁的接触增加了人类患人兽共患病的概率.而人兽共患病的爆发,不仅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重创养殖业发展,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目前,我们还不能对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传播机制完全掌控,也没有制定出对其进行有效干预的防控措施.了解人兽共患病的传播机理,将有利于其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人兽共患病是一种能够在不同物种间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大多数人兽共患病是动物源的,人类能够直接地从自然宿主感染疾病或间接地通过中间宿主感染疾病.不同物种在人兽共患病传播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本文构建三种常见类型的跨物种人兽共患病传播模型,分别为自然宿主—人类模型(TYPE 1),自然宿主—中间宿主—人类模型(TYPE 2),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变异)—人类模型(TYPE 3).对于三种传播形式,当没有中间宿主介入时(TYPE 1),自然宿主决定疾病爆发与否,以及爆发后的流行趋势.当RN0>1时(RN0指自然宿主中疾病传播基本再生数),人兽共患病能够在人群中爆发;而随着自然宿主种群规模增大,疾病流行程度也会增强.但如果有中间宿主介入(TYPE 2、TYPE 3),当RN0>1时,人兽共患病同样能够在人群中爆发,并不受RI0(RI0指中间宿主中疾病传播基本再生数)是否大于1的影响;但中间宿主介入后,自然宿主对人兽共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降低,而中间宿主对疾病流行趋势的影响反而更强,随着中间宿主种群规模的增大,疾病流行程度会增强.为应对突发人兽共患病危机,本文还在原有模型基础上,针对不同物种构建相应政策措施模型,并对不同措施效果进行分析.三种政策措施均可以对人兽共患病流行产生抑制作用,降低基本再生数.无论是否采取政策措施,疾病爆发的条件均是自然宿主基本再生数大于1;而疾病消亡的条件是各物种种群中的基本再生数均小于1.同时,饲养动物(中间宿主)的介入,使得在疾病流行时,对饲养动物的防控效果优于对野生动物(自然宿主)的防控.最后,本文选取几类常见的甲型流感传播类型,用以补充说明无人际传播人兽共患病模型.四种模型分别为无中间宿主且具有人际传播模型(TYPE 1-1)、无中间宿主且无人际传播模型(TYPE 1-2)、有中间宿主且具有人际传播模型(TYPE 2-1)、有中间宿主且无人际传播模型(TYPE 2-2).其中,TYPE 1-2、TYPE 2-2因病原体无人际传播能力,在相同条件下,疾病流行程度较其他两种低.
其他文献
<正>一、引论有诸多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研究21世纪的死刑政策的学者们需要研究亚洲。首先,亚洲幅员辽阔,死刑政策多种多样——这是一个居住着地球上将近60%的人口的大陆,而且
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部分地区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偏低,过分重视知识传递,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
拟薄水铝石和多孔氧化铝是重要的催化剂原料,可以用作分子筛原料、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黏结剂等。主要进行异丙醇铝水解制备高纯拟薄水铝石和高纯多孔γ-氧化铝的研究。合成路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新时代山西省"三农"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指出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结合山西省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山西省"三农"发展思路。
在较为单一的行政程序问题司法处理方式法律规定下,法院使用行政程序瑕疵概念,弥补现行法定之不足,以缓解程序价值与效率的冲突,此种做法延续至今,乃至在现行立法对程序问题法律后果进行多元化处理规定时仍具有存在空间,但行政程序瑕疵一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用语,未受到系统规制且存在着概念不清、内涵不明、适用范围过于宽泛、与程序轻微违法等相关概念的界限难以区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定行政程序司法审查模式的
本文以家庭清洁机器人为对象,运用机械三维软件Pro/e对整体结构进行虚拟设计与建模,主要包括行走结构与清扫结构,并对清扫结构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采用虚拟设
笔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瘩量表对内蒙古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大学
应用改进多边形评价法对北宿煤矿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北宿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问卷与专家打分方式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指标多
本文报道了四川楤木属植物的分布特点和药用情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dicinal use of Agrocybe in Si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