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近年来成为广为关注的问题,但是对公司治理成本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上市公司在中国各个行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对上市公司治理成本的研究就十分有意义。本文的主题:一是对公司治理成本进行概念上的梳理,二是研究上市公司治理成本状况以及所付出的治理成本与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此作者通过问卷方式对1300多家上市公司的治理成本进行了调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现有文献多数将代理成本作为公司治理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问题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造成的。但是代理成本只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对象,也就是说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降低代理成本。公司治理成本是指公司在实施治理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按照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本身付出的成本、市场付出的成本、监管机构付出的成本以及由投资者付出的成本等等。文中将所要实证分析的公司治理成本定义为狭义公司治理成本,指公司为实施公司治理而付出的成本。具体到中国上市公司主要是指其按照监管机构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实施治理而产生的成本。 调查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成本平均水平年均大致超过400万,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投资者参与产生的成本和公司运行与审计责任发生的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而信息披露的成本和上市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公司权力制衡产生的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所带来的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则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这些结果说明:一是治理成本的支出产生了治理收益,带来了公司绩效的上升;二是在公司治理改进方向上给出了一些启示。 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一是梳理并重新定义了“公司治理成本”概念,二是实证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成本的现状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