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上弥生子是一位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历史时期的女作家。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散文、童话、小说、评论、文学译著等。《真知子》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28年至1930年间。作品的主人公真知子是一位生活于日本上流社会家庭的小姐,作品以二三十年代在日本掀起的左翼思潮运动为创作背景,围绕着女主人公与两个生活在不同社会圈子中的异性之间的爱情及其婚恋展开故事。作品发表后即刻引起了各方的评论。其中,作品“从正面触及现实,并以其极富思想内涵的想象力”这一创作特点得到了积极的评价,甚至有评论称其为“日本昭和初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念碑性作品”。拙论通过对野上弥生子的早期代表作《真知子》的分析,探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观的矛盾性,并力求揭示其矛盾性的根源所在,以达到更深入地理解《真知子》这部作品的目的。小说《真知子》开篇即是女主人公与母亲因对婚姻问题的观点不同而对立的场面。这位才貌双全并且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性,从职业学校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社会学系做旁听生。在母亲为自己的婚事四处奔走时,她勇敢地对母亲的做法提出了反驳。显然女主人公不想让婚姻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同时也说明她是将婚姻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的。从作品开篇,女主人公真知子就被塑造成一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众不同的女性。随着与革命青年关的初识,她发现了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新的人生。然而她对人生的这一认识就像她对关这个人物的认识一样,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她认定只有这个理想中的关、和他的爱可以拯救自己。真知子这种企图依赖关拯救自己的意识,恰恰反映了她的人生追求中盲目被动的一面,这也与她的初衷——要独立自主地探索自我人生的自觉意识相悖,因而遭受挫折也成为必然。女主人公的恋爱与婚姻问题在作品中占有大量的篇幅,并且与主人公的职业观念和革命意识密切相关。真知子的恋爱观与婚姻观中有其进步的部分,但是她观念中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真知子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的观念恰恰反映了野上弥生子女性观的矛盾性。野上弥生子通过小说暴露了束缚女性发展的传统旧习和陈腐观念,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无疑显示出她的女性观中进步的、体现时代精神的一面。但深入解读她的作品,作者女性观中矛盾的一面也迅即展露出来,即:既反对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又赞美和固守传统文化下的女性道德规范;既对煎熬在传统旧习阴影下的女性表示由衷的同情,对女性解放运动又不能充分理解。这就使她的女性观中同时杂糅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因素,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这种矛盾的女性观与野上弥生子的中流上层家庭背景有直接关系。这种出身背景在赋予野上弥生子中流上层特权观念的同时,也赋予了她尊重知识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她进入明治女学校深造,并接触到了西欧的自由民权及人道主义思想,但也在学校里受到了“贤妻良母”这种传统思想的熏陶。毕业后,她与夏目漱石的弟子野上丰一郎结婚,并以此为契机开始师从夏目漱石进行文学创作。她继承了夏目漱石的尊重个人的思想,并且将这种思想体现在作品当中。同时,考虑到野上弥生子中流上层家庭的主妇和母亲的社会角色的局限性,她在《真知子》这部作品中表露出对左翼思潮的认识偏差也就不难理解了。《真知子》与宫本百合子的代表作《伸子》并称为昭和女性作品的双璧,野上弥生子与宫本百合子之间也一直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但是与宫本百合子的“热情”相反,野上弥生子一生都坚持着“理性”的信念。野上弥生子的创作既不同于左翼作家,亦不同于转向作家的作品。她以一个作家的良知,通过自己的作品去抨击在当时的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暴露出的虚伪、丑陋的社会现象。但由于其本身没有像宫本百合子那样经受无产阶级斗争的洗礼,无法从正面描写革命斗争,因此作品在表现这些革命者时往往一带而过,这是她的局限性所在。野上弥生子继《真知子》问世之后,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又相继创作了《年少的儿子》和《迷路》。虽然这三部作品的主人公所处境遇各不相同,但由于作品的时代背景相连,主人公积极探索人生的理念也极为相似,所以日本文学评论界通常将后两部小说作为《真知子》的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