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画点景能够直观表达画家艺术情感,同时也以绘画图像的形式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活、文化观念、审美理想等诸多社会历史形态。古代山水画艺术发展进程中绘画点景题材的拓展与笔墨技法的承变非常丰富。本文立足古代山水画发展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绘画作品,以历史的时序重点解读中国古代山水画点景题材的拓展变化与绘画笔墨形态的衍变特征,从中发现共性、总结规律,寻找差异、阐释新变,使本文的理论研究过程始终基于古代绘画作品进行展开。在研究框架设计上,本文以历史断代的分章结构将全文分为九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就山水画点景的概念、山水画点景的主要类型、山水画点景的功能与方法以及现阶段关于古代山水画点景的研究成果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由魏晋画论说起,从绘画理论中证实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点景的发端期,同时对今人借张彦远“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说法评价魏晋山水画“稚拙”、“比例不称”等艺术断言进行阐释;第三章通过对隋代展子虔山水画作品绘画点景艺术形象的图像解读,揭示了早期青绿山水画点景艺术形象的绘画主题表达特征,并且就绘画点景形象的绘画位置、呈现形态以及设色特征进行艺术分析;第四章对唐代山水画点景进行阐释,其中主要涉及到初唐青绿山水画点景与盛唐中唐时期的水墨山水画点景,通过绘画作品解读唐代山水画点景的图史性绘画艺术特征;第五章对五代时期山水画点景艺术进行论述,主要从五代北方山水画点景与南方山水画点景两部分进行论述,北方山水画点景研究以荆浩、关仝绘画为例,南方山水画点景研究则以董源、巨然绘画作品为例,通过绘画作品揭示五代山水画点景中的隐居艺术趣味;第六章对宋代山水画点景进行研究,本章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就北宋全景式山水画绘画点景艺术形象进行分析说明,另一方面就南宋时期边角构图形式山水画作品绘画点景形象进行研究论述,解读两宋时期山水画点景艺术形象的承变形态;第七章对元代山水画点景艺术进行研究,本章主要对元代文人山水画点景艺术进行分析阐释,重点以赵孟頫、“元四家”山水画作品为例进行绘画点景艺术形象解读,从中一窥元代文人山水画点景艺术中的写逸绘画趣味;第八章对明代山水画点景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明初王履山水画点景、浙派画家山水画点景、明代中叶吴门画派画家山水画点景以及晚明董其昌山水画点景的解读分析,归结明代山水画点景的历史传承性绘画特征;第九章是对清代山水画点景艺术的研究论述,本章由遗民画家山水画点景、革新派画家山水画点景、仿古派画家山水画点景、工笔山水画家绘画点景四个小节,论述了清代山水画风的多样性以及山水画点景的变革性绘画艺术特征。从古代山水画点景题材形式来看,魏晋与隋唐时期绘画点景中人物、鞍马以及建筑绘画题材居多,绘画点景形象中常常表达一个完整的叙事情节,以表现宫廷贵族生活情态为主;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点景题材更加广泛,绘画点景题材中展现了隐居生活、劳动场景、山水游赏以及宫廷歌舞等现实生活艺术情态,绘画点景中也常常呈现出多元并且独立的叙事艺术场景;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点景题材中以表现高士人物、溪山渔隐、会友品茗、文人雅集等隐性绘画点景形象居多,这一时期画家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其山水画点景题材形象大多也不是源于观察现实生活所得,而是画家自己内心的艺术创化形象,并且画家常常以此绘画点景题材形象隐喻自己的人生情感。从山水画点景绘画技法形态来看,中国古代山水画点景在绘画笔墨形态上整体呈现一种由精细到简约、由重刻画到重书写、由写实到写意的笔墨形态衍变轨迹,绘画点景赋彩形式则由鲜艳明丽趋向相对单纯与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