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普遍于我国城市区域,如市直属、区县域之间基础教育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之间办学基础存在先天差距引起的,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当引起的。其中,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当加剧了校际之间的“马太效应”,优质师资、优质生源及政府政策等纷纷倾向于原本质优的学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薄弱学校甚至开始面临生源危机。“择校热”、“天价学区房”等问题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热切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对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的区域合理配置。只有实现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区域合理配置,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相对平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研究徐州市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为例,通过对徐州市分县区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及学生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徐州市直属、区域、县域学校之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的现实差距:市直属、区域和县域之间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存在差距,处于不同教育层次的基础教育学校存在不同的办学问题,而且即使是在同一区县域内也存着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问题。导致徐州市直属、区域、县域学校之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的多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徐州市经济发展还存在区域上的不均衡和不协调现象;基础教育的县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目标缺乏一致性;基础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缺乏统一而有效的监管;非政府部门对基础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的管理权限小等。因此,政府部门作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有责任对促进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作出积极行动,采取合理措施,从多个角度出发完善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经济可以为基础教育资源区域优化配置奠定物质基础;创建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机制可以促进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的科学发展;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统一基础教育资源区域配置标准并加强对分区县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基础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鼓励非政府部门参基础教育资源区域配置的工作,可以激发基础教育资源区域优化配置的活力。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区域配置均衡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区域基础教育公平、有序和协调发展,并对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