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油田准格尔盆地JM区块随着产出液综合含水率的不断上升,井筒问题日益突出,检泵比例逐年升高,严重影响老井稳产工作。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区块井筒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分析其形成机理,研究应用相应治理措施,并对试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对该区井筒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类似区块井筒故障防治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文章通过现场调研、数据分析、理论计算、取样化验、工具研制以及配方合成等方法,明确了偏磨、腐蚀、结垢、结蜡等为该区主要井筒问题,而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各有不同。其中,影响偏磨的主要因素是中和点失稳、含水率上升、井眼轨迹以及压重类封隔器、工作参数和底层蠕动、套管变形等;井筒腐蚀结垢则主要受产出液含水率、井筒温度以及产出水PH值和离子组成影响;而井筒结蜡则主要受井筒温度和压力、油气体系组分、液流速度和含水率以及油管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等因素影响。由此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开展现场应用试验。对于井筒偏磨开展了内衬油管防偏磨技术、扶正器防偏磨技术、加重杆防偏磨技术研究应用;针对腐蚀结垢问题开展了固体防腐防垢剂技术、多效防腐防垢剂技术和防垢泵技术的研究应用;对于结蜡问题开展了常规清蜡技术论述和隔漏热洗工艺、新型防蜡剂技术的研究应用。通过井筒综合治理,2016年偏磨、腐蚀、结垢、蜡影响四种原因导致检泵同比分别下降31.3%、21.5%、12.5%、5%,合计下降18.8%;对比2014年,采取防护措施后2015~2016年共计减少检泵作业134井次降低了躺井率,提高了生产时率。由此可见文章研究的技术措施对该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也对类似区块井筒治理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