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及其遗传趋势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是一种新型玉米种质。为探讨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优势营养成分及其遗传趋势,选用了三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于2005年秋和2006年春种植两造,同时以硬粒普通玉米、超甜玉米、高油玉米作为对照,共6种类型28个材料,对所有实验材料成熟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做了全面的测定分析,并初步研究了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各营养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亲子代相关关系、杂种优势等趋势,同时也对各性状的正反交间遗传差异、同型系间和同株系内行间的遗传差异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测定分析的25个性状中,有19个是微胚乳超高油玉米高出三种对照类型,位居第一。与硬粒普通玉米相比,其平均籽粒含油率(19.85%)、非胚部分含油率(8.98%)、胚重比(41.94%)、粗蛋白(21.58%)、氨基酸总含量(18.88%)、必需氨基酸总含量(7.18%)、赖氨酸(0.89%)、β-谷甾醇(314.99 mg/100g)、维生素E (13.20 mg/100g)、油酸(7.49%)、亚油酸(9.31%)、亚麻酸(0.28%)、锌(80.76 mg/kg)、铜(11.14 mg/kg)分别是硬粒普通玉米的4.78、14.97、4.02、1.90、1.93、1.95、2.97、2.76、4.06、5.80、4.35、5.60、2.03、1.89倍。表明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优势。(2)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Ⅱ型、Ⅲ型、Ⅳ型三种类型各有其优势成分,Ⅳ型在籽粒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粗蛋白、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总含量、赖氨酸、β-谷甾醇、油酸、亚油酸、镁、铁、锌、铜等13种营养成分含量最高。Ⅲ型在胚油率、植酸、维生素E、硬脂酸、锰含量等5种成分居首位。Ⅱ型在胚重比、胚油比以及淀粉、亚麻酸、软脂酸、钙含量等6种性状数值最高。(3)在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中,各种性状都存在着广泛变异,各营养性状的变幅范围也较大。其中百粒重:7.58~12.52 g;籽粒含油率:14.64~25.44%;胚重比:31.54~54.83%;粗蛋白:19.62~23.84%;氨基酸总含量:11.94~22.24%;必需氨基酸总含量:4.53~8.54%;赖氨酸:0.69~1.08%;植酸:225.34~573.15mg/100g;β-谷甾醇:223.08~404.12mg/100g;维生素E:6.25~18.00mg/100g;油酸:4.69~11.44%;亚油酸:6.94~10.98%;亚麻酸:0.16~0.52%;钙:0~289.82;镁:811.37~844.09 mg/kg;锌:69.12~95.09 mg/kg;铁:41.67~560.88mg/kg;铜:6.41~17.64 mg/kg;锰:0.00~5.71mg/kg。为这些性状的改良提供了广泛的变异基础。(4)各营养成分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有19对,包括:胚含油率与籽粒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与籽粒含油率、胚重比与籽粒含油率、胚油比与籽粒含油率、β-谷甾醇与籽粒含油率、胚油比与胚重比、赖氨酸与胚重比、铁与胚重比、赖氨酸与胚油比、铁与胚油比、锌与粗蛋白、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赖氨酸与氨基酸总含量、赖氨酸与必需氨基酸总量、锌与氨基酸总含量、亚麻酸与淀粉、软脂酸与淀粉、钙与镁、锌与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有16对,包括:油酸与籽粒含油率、镁与籽粒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与胚含油率、油酸与胚含油率、β-谷甾醇与非胚部分含油率、镁与非胚部分含油率、油酸与胚油比、氨基酸总含量与粗蛋白、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与粗蛋白、赖氨酸与粗蛋白、锌与必需氨基酸总含量、铁与赖氨酸、维生素E与植酸、铁与维生素E、亚麻酸与亚油酸、亚麻酸与软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的性状有6对,包括:淀粉与籽粒含油率、亚麻酸与胚油比、亚油酸与油酸、亚麻酸与油酸、铁与亚麻酸、镁与软脂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的性状有14对,包括:淀粉与籽粒含油率、软脂酸与籽粒含油率、锰与籽粒含油率、淀粉与胚含油率、软脂酸与非胚部分含油率、锰与非胚部分含油率、淀粉与胚重比、亚麻酸与胚重比、淀粉与粗蛋白、淀粉与β-谷甾醇、镁与淀粉、软脂酸与油酸、铜与油酸、锰与油酸。(5)亲子代相关分析表明,F1与母本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2种,包括:赖氨酸、维生素E含量。F1与母本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8种,包括:籽粒含油率、胚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胚重比、氨基酸总含量、淀粉含量、铁含量、锰含量。F1与父本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2种,包括:籽粒含油率、维生素E含量。F1与父本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2种,包括:植酸、软脂酸含量。F1与中亲值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8种,包括:籽粒含油率、胚含油率、非胚部分含油率、胚重比、粗蛋白、维生素E、软脂酸、镁含量。F1与中亲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性状包括:胚油比、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6)亲子关系和杂种优势趋势研究发现,百粒重的中亲、高亲杂种优势均为正向趋势;赖氨酸的中亲杂种优势呈正向趋势;胚油比的中亲、高亲杂种优势均为负向趋势;淀粉、植酸的高亲杂种优势都是负向趋势。其余的性状则随组合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尚未发现明显一致的规律。(7)正反交试验研究表明,亚麻酸、铁含量两性状在正反交后代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它性状的差异均相对较小。(8)同型系间和同株系内行间差异研究表明,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同型系间和同株系内行间的差异普遍较小,性状比较稳定。就各性状的平均差数而言,除钙含量的同株系行间差异更大外,其余所有性状的同株系内行间的平均差异都小于同型系间,表明选系过程也导致这些生化性状发生分离,而系内相对欠整齐一致。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主题,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部分做了精辟有力的论述。按照建构主义理论中结构建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
目的:应用RFID技术提高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方法:将RFID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综合利用RFID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定位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等,设计医
G1法是一种无需一致性检验的综合评价方法。针对G1法中标度存在的问题,将指数标度作为G1法中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之比的赋值参考,对G1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基于指数标度的G1法
1案例资料周某,男,46岁。2008年6月某日,在酒后骑摩托车途中,与同村村民黎某(男,42岁)发生口角争斗摔倒,当即右膝关节疼痛无法活动。经医院诊断为右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
本论文研究了剑麻组织和细胞培养中培养基类型、培养条件、培养基组成中不同碳源、氮源和激素对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采用Co60—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并对剑麻愈
在江苏宁靖盐高速公路X标段中小桥伸缩缝换型改造中,DelcreteTM橡胶混凝土作为伸缩缝槽口填料在江苏得到首次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DelcreteTM橡胶混凝土作为新技术、新材料较
近年来,微软明确“重塑生产力和业务流程、构建智能云平台、创造更加个性化的计算”三大愿景,从提供信息技术转向为推动企业、单位内在创新与转型服务。其实践启示我国各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