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处于大发展的稳定时期,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公共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规模要随之扩大。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近年来,尤其是2011年,高速公路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收费公路的运营状况和还贷情况。云南省公投事件、12个省市公布公路收费明细等促使了国家也开始对公路投入了更大的扶持力度和监督力度。公路收费政策的变化以及交通运输行业预算投入的增加,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规划和运营状况的调整。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尚处在摸索和发展的阶段,项目逐步的在以BOT、TOT、PPP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模式促进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特许经营期内,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各种融资模式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有效辨识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期的风险,并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运行。基于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王松江教授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霍尔三维模式研究(70962003)”,以云南省高海高速公路为案例支撑,对TOT融资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特许经营期风险问题予以研究。首先,通过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法(ZOPP),根据高海公路实地调研和案例报告,确定其在特许经营期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通过问题清单、问题树和问题群的形式予以说明;其次,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对高海高速公路的风险问题予以量化,确定得出高海高速公路项目特许经营期发生风险的概率较低及低的可能性占到了65.5%,而各项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运营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后评价风险-环保风险。第三,根据各项风险对项目影响程度不同,依次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高海公路项目总体上是可行的,可以在各级风险对策启动的条件下予以实施。从长期角度考虑,目前运营管理的困境经过一定时期的继续运营,最终是可以达到平衡以致盈利水平的。但是由于目前,受到公路收费政策变动以及车流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从短期角度而言,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基于近几年高速公路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以此案例为代表,对TOT融资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特许经营期风险予以分析,为后期项目的转让和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