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选题研究内容是1956至1960年在上海开展并逐渐进入高潮的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该运动在上海的发起、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主要参与和领导的机构、政府采取的推动措施、市区及郊区的开展情况、民众的反应和心态等方方面面内容,以该时期内的每一年作为梳理和分析的节点,并试图从挖掘和搜寻的档案及报纸资料中,重点尝试分析该运动在“大跃进”运动前后所发生的性质变化、造成的影响等问题。综观全文,对理解论文的基本思路有三点。第一,本文通过重视文献中体现的历史过程,力求把上海这段时期内“除四害”运动的宏观进程说清楚。第二其主旨是表达“除四害”运动背后的政治主导性,反映时代特征。第三,尝试描绘在“除四害”运动中不同群体间的各异心态,勾勒历史小人物与我们现代普通人之间的共性,从而呈现人在社会主流趋势下依旧抱有的非主流心态。首章主要做一些背景及概念的介绍。从西方“现代卫生”概念的引入到其在中国的扎根定型,背后伴随着很多新思潮及时代的特征,在这方土壤中,在一定偶合的历史条件下也最终培植出爱国卫生运动的理念设想。同时专立一节,介绍1956年起的新一阶段以“除四害”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缘起。第二章重点以1956年的上海为视域,从对档案材料的分析中考察和描述了运动初起时政府对该运动所做的助推工作,由此呈现运动在该年度的宏观进程。总体而言,1956年的上海“除四害”运动似乎并不出格,在各种政治动员中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没有太多激进成分的运动。第三章描绘“大跃进”运动期间上海“除四害”运动的发展流变。由于从历史视角而言,后世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看来也属“大跃进”帷幕下的周期,因此对该时期内运动的探讨一并将其归入此章。主要通过对当年各月的报纸、档案等资料的仔细爬梳,将1958至1960年上海相关部门及单位等为此所做的工作及举措等具体呈现,对该时间段内运动的主题及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逻辑及各自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都有探讨。总体而言,上海这段时期内的运动进程变化较大,起伏不定,而这种变化主要是受政治大环境的牵引,被当时其他的政治运动进程所干扰。第四章尤以描画“除四害”运动下的非主流心态为重点,择取小孩的心理视角及一些成人的消极心态材料作为穿插,辅以分析和解读。并专立一节,从抽象的理论层面尝试论述为何大规模群众运动能被发起,却又为何在中国仍会形成此类落差心态的机理,勾勒中国人固有的世俗心态。全文重点突出故事性写作的理念,因此特别注重叙事过程的连贯,几乎具体到以月为考察和叙述的出发点,有时似乎对过程的刻画亦不免冗缀。但为了更详尽而准确地呈现这一动态的历史过程,却也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