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全国城镇化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这些都是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外墙保温可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能耗。本文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条件特点和居民用能习惯,对居住建筑节能现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各种外墙保温技术的适宜性;针对常见的不同居住建筑,运用热工计算方法,求得各自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外墙保温体系;对居住建筑同时满足规范的不同保温体系进行经济性对比,得到不同建筑的最佳保温体系;并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求解保温层的经济厚度。总而言之,本文旨在基于夏热冬冷地区的特征,研究适宜该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墙体保温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保温材料的材性特点,分析国内常用墙体保温材料性能,同时针对建筑物火灾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墙体保温材料防火方面的政策法规。(2)分析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墙体保温方面的应用情况,比较了几种外墙保温体系的优缺点与实用性,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不同保温体系的传热过程。(3)不同建筑在不同保温体系下的适用性研究。选择不同的墙体材料及合适的保温材料,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对应的热桥比范围下,符合规范要求的不同保温体系,以利于设计人员快速合理选取外墙保温体系及保温层厚度。(4)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不同的墙体保温方案设计,利用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PBECA对其进行能耗模拟计算,验算是否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然后分别进行成本分析,综合评价不同的节能方案。(5)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对武汉地区不同外墙保温材料对应的保温层厚度进行优化计算,并分析不同保温技术对应的经济回收期。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外墙主体传热系数相等的条件下,夏热冬冷地区外墙保温体系保温效果依次为:外墙外保温、热桥处理型外墙自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外墙自保温和内保温体系的热桥效应比较明显,热桥处理型自保温不仅能够达到与外保温达到基本相同的保温效果,又能避免外保温内保温体系的各种弊端,应在夏热冬冷地区推广使用。从规范要求的传热系数限定指标考虑,别墅住宅因传热系数限值较小,应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框架结构采用热桥处理型自保温和外保温均可满足,但热桥处理型自保温体系经济优势明显。剪力墙和框剪结构因热桥占墙体面积比例较大,若采用热桥处理型自保温体系则热桥处所需保温层较厚,而采用外保温时,保温层厚度基本30mm即可满足规范要求,推荐使用外保温体系。对采用外保温体系的居住建筑,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计算得到外墙保温层经济厚度及其经济回收期,除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投资回收期需8年左右外,在其它墙体类型中都能在2~5年内收回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