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教育体制改革,走综合化的道路,是高师院校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建立综合性具有教育特色大学,实现其逐步过渡的关键是高师院校体制转换中教师教育的改革。为此,本课题所做的调查研究内容是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开课现状以及今后的改革与发展,通过自设问卷,对中学在职教师和参加过实习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数据分析,目前总体现状是,天津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开设的课时偏少,基本维持在40-60学时;教学方法仍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参与实践少,改革力度不够;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仍以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为主,没有明显改革;考核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还有待改进。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缺乏学科前沿知识、教育研究能力、教师专业技能和组织实践教学能力上。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要求以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必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相互配合和衔接。因此,目前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开设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与培养符合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多样化、专业化、终身化的高素质教师是不相吻合的。为此,提出改革建议。结果表明,高师院校体制转换中学科教学论的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