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已经成为各国所遵循的一项国际习惯,但是在复杂的国与国之间,矛盾与冲突却重未间断。特别是随着各国对其海洋权益维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岛礁主权归属,海域划界等争议不断增多,争议国家间对立冲突加剧甚至剑拔弩张。基于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4/83条第3款对划界前临时安排的规定为争议国能够在海域划界争议产生后、达成划界协议之前的期间内缓和矛盾、实现互利共赢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研究海洋划界前的临时安排有重要的国际法意义。划界前临时安排的达成有益于在争议海域当事国的国际合作。《公约》没有规定临时安排必须采取的形式,所以其有灵活性,为当事国的国际合作提供广泛自由空间,利于国际合作开展。临时安排缓和当事国之间的敌对情绪和权力冲突,能够促进海洋争端的和平解决,也会推进争议海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避免资源浪费。本文通过引言、正文五部分以对临时安排的阐述为主要内容,希望由此能对临时安排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以介绍《公约》中海洋划界前临时安排所产生的背景、演进过程为主要内容,分析《公约》第74/83条第3款临时安排规定的内容以及该条款达成的目的,揭示其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说明临时安排的特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公约》中海洋划界前临时安排的法律特性,包括义务性、实际性、临时性。临时安排的义务性更趋向于争议各方应履行的行为义务而非结果义务,实际性说明临时安排适用的切实可行,临时性则体现了临时安排在划界最终协议达成前的过渡作用。第三部分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公约》中海洋划界前临时安排在适用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善意协商原则、互信互利原则以及适当顾及原则,只有把握好这三个原则才能更好地推进海洋划界前临时安排的适用。第四部分则主要就《公约》中海洋划界前临时安排适用的法律后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主要从不阻碍最后协议达成以及不妨害海域划界最终结果两部分进行相应的阐明。第五部分主要以海洋划界前临时安排在中国南海地区的适用为切入点进行论述,分析临时安排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中汲取经验为我国今后在南海地区进一步推进海洋划界前临时安排提供重要的帮助。最后通过结语对全文进行简单的概括,并对临时安排在中国的适用推进以及向习惯国际规则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