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视角下中国慢性病管理产业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渐渐得到改善,然而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反而迅速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慢性病高发为慢性病管理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居民慢性病负担,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经济增长带来居民偏好高脂高糖饮食、工作强度加大等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高发,居其它慢性病之首,导致巨大的健康和国民经济损失,违背了十九大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国民健康的发展目标;为此,本文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例,研究经济增长视角下慢性病管理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健康。本文通过归纳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发现前期慢性病管理产业的研究侧重于产业管理模式,经济增长和健康协调发展视角下慢性病管理产业资源配置的研究缺乏。因此为促进慢性病管理产业供需均衡发展,本文分析经济增长下慢性病管理产业需求和慢性病管理产业供给是否存在供求缺口。本文首先根据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引发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增加;同时将2011-2015年CHARLS微观数据和2012-2016年中国城市经济数据合并为面板数据,选取高血压、糖尿病两种高发慢性病的患病及治疗情况描述慢性病管理产业需求,用地区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来描述经济增长,构建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引起慢性病管理产业需求的增加。GDP增长率每增加1%,高血压患病率增加2.7%,对相关降压药物、诊疗服务的需求分别增加3.8%、3.6%;糖尿病患病率增加8.9%,对相关降糖药物、诊疗服务的需求分别增加1.9%、8.8%。基于经济增长产生的慢性病管理需求,对中国慢性病管理产业的供给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供求缺口:中西部地区慢性病管理产业和医疗资源缺乏,东部地区医疗资源增速相对于需求较为缓慢;公立医疗机构为主的体制下,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受限且缺乏规制;慢性病管理产业药物市场规模供给不足,缺乏慢性病预防和后续康复跟踪服务。最后,为缩小慢性病管理产业供求缺口,相应地提出加大中西部地区慢性病管理资金投入;完善东部地区的慢性病管理体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多元办医体制结合发展;加强慢性病管理产业的预防、治疗、康复的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建议,推动中国慢性病管理产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很多高校,学生评教的结果已成为校方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评教活动的初衷是期望通过学生的评教来保障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评教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应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努力提升技防水平、注重隐患排查
外汇储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如今的“反常态”规模的发展历程,在吸引世人关注的同时,也给自身的管理与收益提出了新的课题。    从1993年开始,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从2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用了3年,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1万亿美元用了lO年,从l万亿到2万亿只用了不到3年。  不过,在享受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荣誉之后,中国开始了“幸福的烦恼”,自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以来
“我真的不相信几千封邮件就这么没了。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啊!”不断重复地念叨着这两句话,他面容憔悴,精神几近崩溃。他就是瑞星误杀事件的受害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学习自主是现代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为了改变数学教学中的传统弊端,实现数学课堂的自主
目前,我国炼化企业面临着新能源冲击等一系列的问题,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对于炼化企业应对困难、控本降费、提质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索和分析了精细化预算管理
9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6.21万辆和133.18万辆;前三季度,汽车产销则累计达到961.27万辆和966.27万辆,分别超过2008年全年26.76万辆和28.22万辆。其中,乘用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9月销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成,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1.6升以下乘用车表现尤为出色,累计销售506 08万辆,同比增长60.4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89%,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