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填充墙木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成就,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木构架作为承重结构、砌体墙作为围护结构的结构形式存在也有多年的历史。现存下来的许多寺庙、宫殿等均可见围护墙体的例子。目前国内外专家对木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传统古建筑中存在的带填充墙的木框架结构研究非常少。因此,本文以西安钟楼为原型,按照1:2缩尺比例制作了四榀带不同类型填充墙的直榫木框架试件并研究其抗震性能。本文通过空木框架、槛墙木框架、带窗槛墙木框架和满填砖墙木框架4个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机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对比评估砌体填充墙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木框架的破坏主要集中于榫卯节点,具体表现为节点的挤压变形、拔榫等。砌体填充墙的最终破坏均为剪摩破坏,由砂浆的水平剪切裂缝以及竖向粘结裂缝开展完全后引起。四个试件滞回曲线的形状均为“Z”形,呈现明显的捏缩,滑移现象严重。滞回环不饱满,面积较小,耗能较差。带窗槛墙木框架试件与槛墙木框架试件各个重要参数的测试数值均差不多。槛墙木框架试件、满填砖墙木框架的承载力达到了空木框架的2倍、3倍,弹性刚度达到了空木框架的1.75倍、3.25倍,耗能分别提高了44%、202%。基于试验结果及现有框架填充墙的计算模型,建立了符合砌体填充墙木框架的简化力学模型和恢复力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填充墙木框架结构的抗震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性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计算机水平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技术被应用于游戏、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现行的牵引供电培训系统主要还是依赖视频、书本等传统方式,容易受到场地、时间、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已明显落后信息化教学的步伐。为了使培训学员们拥有更好的学习资源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备的可视化牵引供电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意义。本文首先通过现实牵引供电系统的相关资料设计了系统内主场
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系统受行驶工况、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其外特性具有高实时性、高非线性和强耦合性等特点。这导致动力电池系统在工作状态发生的故障往往难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多音字的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多音字不仅在我们母语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产生了影响,还会对外国人的汉语学习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的多音字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教材中出现的多音字,同时参考对外汉语领域的学者对多音字教学的研究,探究出具有针对性的多音字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对外汉语教师针对本教材进行多音字的教学。本文采用了文献检索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能源的供求矛盾严重限制了能源利用率提高和新能源使用,相变材料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中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流动和易泄漏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复合制备出定形相变材料。本文分别以有序介孔二氧化硅(Si O_2)和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为基体材料,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
城市交通网络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交通数据与日俱增。近年来,边缘计算架构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下放到网络边缘节点上,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延迟,为实时的交通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另外,压缩感知已经成为一种用于减少数据传输的热门技术,可以用来减少传输数据量并且能重建原始数据,从而获得道路的相关统计信息,以更好进行城市道路监测,减轻交通的压力。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交通数据的相关处理起到了关键性地作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激发互联网企业飞速发展。目前,互联网产业市场开放程度很高,竞争压力大,而且市场还有需求不确定、产品服务同质化、买方议价能力高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企业竞争环境愈发激烈的根源,对企业管理者来说,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前所未有。要怎样保持在激烈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现代互联网企业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以此为背景,本文对HGK公司进行市场竞争力现状的评估与调
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乡土特色和民族地域特点,成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迫切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关注度也在与日俱增,改善农村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屋顶在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中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大,且构造方式复杂多样,在围护结构总能耗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可见农村住宅屋顶采用合理有效的构造防护技术对于建筑节能和改
目的:探讨传统运动方式(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7分钟HICT(高强度循环训练)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痰湿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运动疗法在临床推广提供科学可靠的临床证据,同时为临床指导患者运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痰湿型患者69例,随机分为传统运动组即有氧运动合并抗阻运动24例、7分钟HICT组22例、对照组即二甲双胍组23例。
随着高速铁路已成为未来铁路的发展趋势,更快的运行速度对列车制动能力尤其紧急制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黏着制动方式受到轮轨之间黏着条件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并不存在于非黏着制动方式。研究风阻制动等新型非黏着制动方式弥补高速列车制动能力的不足,对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高速列车风阻制动板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
山体滑坡在所有地质灾害中发生频次最高,造成损失最大,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山体边坡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并向用户群体发布预警信息,实现数据预测和信息共享,对有效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目前大部分监测手段属于单体边坡监测,其监测结果仅作为山体防护的简单依据,没有将信息传达给面临危险的群众,无法实时预警,针对此问题,论文设计山体滑坡监测服务器系统,实现山体滑坡的预测预警。该系统采用B/S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