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己在全国范围内呈“井喷式”扩容。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特色小镇这种模式在实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对于产业发展来说,形成聚集发展的形态,巩固产业链结构,能够发挥最大化的产业价值。在国家大力推崇下,特色小镇模式在全国各地撒下种子,但很快面临着“千镇一面”的问题。比如一些以旅游为特色的小镇,“精装修”的屈指可数,大多数都以“样板房”的形式存在,它们成了小商品聚集地,成了酒吧一条街,成了异性间交流的场所。游览一次后,不会有让游客产生再度游览的欲望。最终表现出的是“市井、世俗”。因此,特色小镇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细化到当地的文化如何挖掘与整合,旅游模式如何搭建,如何找到最有契合点的特色产业作为动力,以及如何在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形成共同的人文精神价值以及如何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将特色小镇传递的理念推广出去。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较为成功的特色小镇或者相关产业运营方式,总结经验,解决“千镇一面”的问题。本文是笔者作为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跨出音乐范畴的一次新的研究尝试。这次尝试以周庄、乌镇、良渚文化村以及“云制造”小镇为研究案例,希望探索出一条适用于一般小镇发展的基本模式。但特色小镇终究还是要各具特色,才能够持久发展。这种“特色”需要以文化来塑魂,以艺术的思维来挖掘与设计。因此,如何以文化塑魂,如何通过艺术的思维来挖掘与设计,是本文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