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礁石珊瑚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自然环境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珊瑚礁退化严重。本研究基于对大亚湾海域珊瑚覆盖率和健康状况调查,筛选出适宜修复的珊瑚种类,开展了室内小生境生态模拟试验、胶粘剂开发、珊瑚与其他生物亲和性试验等研究,最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开展了珊瑚移植现场试验,以期为珊瑚生境修复提供合理化建议,结果如下:(1)2015年6月,采用国际通用的截线样带法对大亚湾海域的造礁石珊瑚进行普查,并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来分析大亚湾海域造礁石珊瑚多样性情况,通过统计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死亡率、白化率和基底岩石、碎石、沙子覆盖率来分析大亚湾海域石珊瑚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记录54种珊瑚,调查海域主要优势种珊瑚以块状居多,主要为厚板表孔珊瑚(Montipora incrassata)、团装滨珊瑚(Porites lobata)、隐形角菊珊瑚(Favites abdita)居多。统计分析数据表明西涌海域所获珊瑚覆盖率(55%±3%)、多样性(3.039)都较高、但近期珊瑚白化率也较高(6%±2%),东山海域珊瑚覆盖率(13%±2%)、多样性(0.618)均最低。研究分析调查海域整体珊瑚覆盖度较高达到41.15%,最高覆盖率为55%,最低覆盖率仅为13%,覆盖度差异较大,近3年内珊瑚死亡率较高,建议加强大亚湾海域珊瑚生态系统的保护。(2)采用室内小生境生态模拟试验,研究了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Dana,1846)对温度、盐度、pH、光强等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影响风信子鹿角珊瑚状态的主要环境因素依次为:温度、pH、盐度,光强为次要影响因素,当温度为25℃、pH为8.3、盐度为33‰、光强为6000lux时,珊瑚状态最佳;29℃以上是珊瑚的致死温度,pH在6.3以下、8.3以上导致珊瑚白化死亡;当盐度在37‰以上时珊瑚发生白化死亡,当盐度在29‰以下时,珊瑚触手不再伸出摆动,并伴有粘液分泌覆盖其表面;光强为次要因素,5d内珊瑚生理状况无显著影响,光强为6000lux时方差最大;在条件不适宜情况下,水体中铵态氮、活性磷上升明显,致使水质恶化伴有腥臭味。珊瑚对环境恶化反馈模式首先为不伸展触手,之后释放粘液,并排出共生藻,直至白化死亡。(3)珊瑚断枝移植是恢复珊瑚礁生境的有效手段,提供一种在水下反应时间短、凝胶速度快、毒性低不污染环境的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为珊瑚礁生境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实验结果表明:E44和T31固化剂获得剪切强度与凝胶时间较为符合要求,分别达到了2.72MPa和33min;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不同配比偶联剂、促进剂、稀释剂等,抗剪切强度提高至4.24MPa,凝胶时间缩短至24min;胶黏剂凝胶2h后,抗剪切力显著增加,此后缓慢提升。确定了自制的水下环氧树脂最优配方:E44占57%,T31占33%,KH560占1.14%,增韧剂占2.85%,促进剂占1.65%,填料合计占2%。(4)珊瑚对近岸生物的生态效应是评价珊瑚礁生态作用的重要指标。实验通过在镀锌圆桶中观察实验生物距离珊瑚远近、有无敌害,来判断珊瑚是否对该种近海生物产生诱集效果,并对诱集效果等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管孔珊瑚Goniopora columna与钮扣珊瑚Palythoa tuberculosa均会对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Linnaeus)产生极高诱集效果,而对其它节肢动物诱集效果较高;管孔珊瑚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Bloch et Schneider)诱集效果极高,显著高于钮扣珊瑚的诱集效果(P<0.05),对于其它鱼类诱集效果一般;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出现摄食珊瑚或海葵的情况,管孔珊瑚和纽扣珊瑚对紫海胆诱集效果较强;管孔珊瑚和钮扣海葵对软体动物蠑螺诱集效果较弱。(5)选择适宜的移植海域是珊瑚移植工作的重点,本实验通过对备选移植海域的水文、底质、生物多样性和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因素逐步分析,选择相对理想的海域进行珊瑚现场移植试验。共筛选粗野鹿角珊瑚Acropora humilis(Dana)、团状滨珊瑚Porites lobata、精巧扁脑珊瑚Platygyra daedalea(Ellis&Solander)等三种珊瑚开展现场移植试验。结果表明:优选海域具有风浪小、硬质岩石底质、无珊瑚敌害生物紫海胆等干扰,连续观测1年后珊瑚成活率为91.8%,夏季时珊瑚平均每月生长0.353±0.141cm,冬季时珊瑚平均每月生长0.245±0.118,温度是珊瑚的主要限制因子,夏季高温条件时,枝状轴孔珊瑚发生白化现象,冬季时团块状的团状滨珊瑚与精巧扁脑珊瑚在低温条件发生白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