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势群体问题已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更是保持我们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中的“城市弱势群体”是指城市社会阶层中处于下层的人群,包括进城农民工、城市中以失业人员为主体的贫困阶层、有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的残疾人、精神病人和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等,本课题所研究的对象是指以上阶层家庭中的子女。本研究首先采用年级整群取样法,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分析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问题的差异。从青岛市四方区青岛56中学整群抽取学生569名,通过查学籍档案、问卷调查、家访等形式对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进行筛选和区分,调查工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人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简称AAT)。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适应水平远远低于非弱势群体子女,约有5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主要存在四类学习适应问题:①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适应不良;②身心健康障碍;③学习独立性和毅力不足;④学习策略失调(听课方法和学习技术)。其中,对学习环境,尤其是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性问题摆在第一位,其次是身心健康障碍方面的问题,听课方法和学习技术问题相对较轻。针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适应水平远远低于非弱势群体子女的实际,我们进行了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问题的干预研究,采用以下四种基本方式进行教育干预:①开设学习适应性专题辅导课;②个别咨询辅导;③把学习适应教育向课堂教学渗透和拓展,促进教学改革;④办好家长学校。通过这些干预方式,得出如下结论:1、本课题教育干预能显著改善城市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适应水平。实验班弱势群体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环境”得分非常显著(P<0.01)地高出对照班弱势群体子女,“学校环境”得分也显著(P<0.05 )高于对照班弱势群体子女。但对听课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技术、独立性和毅力的改善没有达到显著水平。2、在本实验条件下,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其语文成绩的显著性提高,但本实验干预对城市弱势群体子女英语成绩的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