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共通体是法国理论家让-吕克·南希的代表性文论主张,南希以解构主义为立足点,以无限区分和抵抗的姿态将共通体呈现为独一性的共显,通过书写揭示出共通体"向着自身存在"的状态,体现出对当下文化文明走向的敏锐捕捉。共通体的最初与典型形态是共同体,它的解构历程是南希展开思考的起点。共同体是一个神话,其中蕴含着回到本源与专有的冲动,但它同时又是虚构的,不能作为本源意义上的创造,认识到这一点即进入了文学的语境。文学通过叙事与话语的未完成性,通过分享与沟通,不断启示着虚构的发现,共通体的当代面目就是文学共通体。文学共通体中的文学一词包含书写层面,共通一词包含对共同的超越。在共通之中,诸多特殊性既独立存在,又在相互交织中重新确立自身,这种状态就是"书文"(文学和书写)。文学共通体打开了主客体间隔的通道,意味着生存状态下的共通体,而不是给共通体下本质定义。其中,自我与他者间的界限是变动的,是发生中的,存在是界限上的存在,是一个指向的姿态。进一步来说,持续共通的过程揭示出文学共通体最重要的特质——"非功效"。它意味着中断、破碎与悬搁,指作品的效果被取消了,不再发挥作用了。当下的研究必须直面共通体的"不可能性",并且从共通体的"死亡"展开思考。面对非功效,文学试图呈现和解决,书写和范例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共通体正是通过文学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的。但是,文学共通体中隐含的双重困境也使得共通体反对自身,彰显出浓厚的解构主义色彩。南希关于文学共通体的思考在当代理论界引起了回声与争鸣,布朗肖和阿甘本分别着眼于"否定"和"来临中"对共通体进行阐释,丰富了对于书写层面的理解。中国语境下,文学共通体展现出被接受和重释的新可能性,也启发我国的文学理论建设走向交往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