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药调剂是最基础的中医临床药学工作,目前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界,各医疗单位中药调剂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亟需加强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近年来,知识库逐渐受到众人认可,其在知识组织、存储、管理及推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将知识库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医临床药学服务与调剂教育国际标准研制”(2019YFC1712002),提出构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调剂是最基础的中医临床药学工作,目前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界,各医疗单位中药调剂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亟需加强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近年来,知识库逐渐受到众人认可,其在知识组织、存储、管理及推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将知识库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医临床药学服务与调剂教育国际标准研制”(2019YFC1712002),提出构建中药调剂知识库。目的:系统梳理中药调剂知识条目及主要内容,构建中药调剂知识体系,结合知识图谱信息技术,构建中药调剂知识库,将为中药从业人员提高调剂技能提供科学依据和知识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各大数据库平台“中药调剂”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中药调剂学》等相关教材以及《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等相关法律规范,整理中药调剂的知识条目,并对知识条目进行分类。(2)实地调研:面向北京、江苏等地7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不同职称的中药师进行专家访谈,了解医疗机构中药从业人员的工作现状、继续教育情况与学习需求,明确拟构建的中药调剂知识库内容及范围。(3)问卷调查:面向北京地区医院中药师,通过“问卷星”线上发放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北京地区中药师对于中药调剂的知识需求与法规认知情况,收回问卷1 19份,有效问卷107份,采用Excel 2010、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4)专家共识:面向国内20名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背景多元化的专家进行Delphi问卷函询,对中药调剂知识条目的必要性进行评估;组织专家共识会议,对专家问卷函询过程中的分歧意见进行讨论。(5)中药调剂知识库构建:围绕中药调剂知识框架,以中药调剂相关教材、文献、法律规范等为知识来源,进行知识抽取。采用MySQL数据库、Redis数据库、G6图可视化引擎、jieba分词、余弦相似度算法等技术,构建中药调剂知识库与知识图谱,将中药调剂知识进行数字信息转化。结果:(1)文献研究:总结中药调剂知识体系,包括中药调剂基础理论、中药调剂实践技能、中药调剂法律法规三部分,梳理出中药调剂具体知识条目,包括3个一级知识条目,22个二级知识条目,156个三级知识条目。(2)实地调研:中药调剂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药品调剂、贮藏保管方面。目前中药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不成体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医院的中药师接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中药师上岗前培训要求也各不相同。中药调剂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药调剂的基础知识以及中药性状辨识、临方炮制、处方审核等实践技能知识,对于拟构建的中药调剂知识库,希望突出便捷性、实用性、工具性、系统性,具备检索、浏览等功能。(3)问卷调查:调整中药调剂知识体系的知识条目,保留需求度超过60%者,舍去8个需求度低于60%者。中药师对于中药调剂技能操作、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药学、中药基础等知识需求较大,对于中药调剂相关法律规范的答题正确率不高,表示中药师的中药调剂相关法规认知有待加强。(4)专家共识:(①Delphi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96(专家对知识条目的熟悉程度为0.94,判断系数为0.985),表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专家评价各知识条目的必要性程度的协调系数是0.239(x2=954.367,P<0.000),表示专家协调性较好。专家对各级知识条目的必要性评价的总体均值为4.75,均值在3.75~5之间波动,变异系数在0~0.29之间波动。根据知识条目筛选标准:均值>3.50、变异系数<0.25且满分比>0.20,删除两个知识条目。②专家共识会议,针对Delphi专家咨询问卷中的修改意见进行研讨,一共采纳57条专家意见,包括“新增”意见18条、“修改描述”意见33条、“合并”意见6条。最终确定的“中药调剂知识体系框架”包括一级知识条目7个、二级知识条目18个、三级知识条目87个、四级知识条目110个。(5)中药调剂知识库构建:通过构建中药调剂知识库,应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知识图谱,实现了中药调剂知识的浏览、检索和推荐功能。用户可以通过PC端或移动端登录知识库服务平台,学习中药调剂相关知识。结论:系统梳理中药调剂知识条目和知识体系,构建中药调剂知识库和知识图谱,实现中药调剂知识的数字化转化,为中药从业人员提高调剂技能提供了实用、便捷、系统的学习平台。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暴发以来,持续两年有余,现仍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新冠肺炎给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际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几千年来,中医药学者在与疫病的百余次交锋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经验,制定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喜炎平注射液的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
背景:何首乌为蓼属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现收载于2020版《中国药典》,为“生熟异治”中药的典型性代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何首乌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近年来讨论的重要问题。非蓼属植物的何首乌混伪品种,由于基源不同,可以通过化学分析鉴别。而何首乌、虎杖和毛脉蓼均为蓼属药用植物,前期研究表明毛脉蓼与何首乌和虎杖有相似的形态和化学成分
研究背景:胰腺癌因其预后差和死亡率高而成为全球最难治愈的癌症之一。胰腺癌发病位置隐匿,80-85%的确诊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治愈的机会,目前化学疗法仍然是胰腺癌临床最常选择的治疗方案。临床中,中药注射剂常作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药物,联合放化疗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艾迪注射液是常用的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的作用,在辅助放化疗使用时能够起到增强疗效、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减少
研究背景:法象药理学认为中药复杂的生长环境与特性形成其形、色、味等外在特征,这些特征决定其功用。相关理论内容深刻影响了中药药性理论,并对指导临床应用起重要作用。然凭借药物性状推演其性能,得到的对应关系不具体、不完全且其物质基础仍不明晰,需进一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挖掘潜在关联规律,开发其现代应用。研究目的:本课题拟结合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卡方检验等方法,从多角度挖掘中药感官属性-功效的潜在关联。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异质性疾病,随着对慢阻肺发病机制、易感因素等研究的深入展开,这种异质性就愈加明显,提示既往以肺功能结合临床症状的诊断模式在慢阻肺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面仍具有局限性。慢阻肺表型概念的提出是慢阻肺个体化诊疗的一大进步,具体指将慢阻肺病人划分为具有相同预后的治疗亚组,从而制定更契合患者本人的治疗与管理方案。目前慢阻肺表型概念仍处在
目的甘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的炮制品。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中也有记载,列为上品。研究表明甘草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解毒、抗溃疡、抗炎、抗病毒、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癌等。本文主要关注了甘草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甘草查尔酮A对阿尔兹海默症的作用和甘草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经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甘草黄酮有抗氧化作用、
背景抑郁症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抑郁患病率平均为14.7%,且发病率逐年攀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其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继续探求更有效、安全、持久的方式改善抑郁症的现状。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抑郁主要以抗抑郁药为治疗手段,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其疗效确切、服用便捷,但起效慢、易反复、患者依从性差,且存在一定的副
金银花作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和药食兼用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成药、经典处方、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领域。同时,因其原植物忍冬具有较强的抗旱和抗寒能力,栽培种植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可以绿化荒山、保持水土。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逐渐成为忍冬种植的优势发展区,但由于该地区土壤肥力不足,且缺乏种植经验,使得施肥成为了忍冬种植过程中的重难环节。因此,本研究将以黄土高原地区甘肃通渭种植的金银花植株为试验
[目的]探讨安神补脑液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职业性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患者类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6月具有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症状的职业性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安神补脑液口服治疗,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类神经症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
肾阳虚证是肾阳不足的表现,素体阳虚、久病体虚、年老肾亏等生理原因以及经常熬夜、劳累过度、房事频繁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起肾阳虚,肾阳虚证是慢性肾病、肾衰竭等多种肾系疾病的常见基础证型。调查表明肾阳虚证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其家族遗传性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对肾阳虚证实质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研究的重点,也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肾阳虚证是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整体反应,肾阳虚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