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彻底告别缺食少药,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各种矛盾凸显的特殊历史时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而食品药品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加之我国的食品药品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企业的诚信度有待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正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在“非典”后,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开始认识到应急管理在食品药品监管中的重要性,围绕“一案三制”开始构建我国的食品药品应急管理框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近年对“三鹿奶粉”、“问题疫苗”等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可以看出,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基础工作薄弱,应急管理相对滞后,理论上缺乏对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对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态势预测评估能力还较弱,应急能力和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积极预防、控制和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是当前食品药品监管中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综合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整理分析应急管理主要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食品药品应急管理现状,通过“三鹿奶粉”、“问题疫苗”等事件,指出当前我国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应急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对策。相信对于规范和指导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减少贸易争端,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确保食品医药行业健康长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