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用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对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的手性拆分(大环配体(L)为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大环),以及大环金属配合物与氰基配合物和多金属氧酸盐的组装规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手性的概念及意义、手性结晶拆分的常用方法、大环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超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及意义、螺旋状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和钒氧酸盐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组装研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做了概述。
第二章研究了苯丙氨酸对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的拆分规律。通过引入l/d—苯丙氨酸(Phe),在弱碱性的条件下得到了通过氢键连接的单手性螺旋链{[Ni(SS—L)(l—Phe)](ClO4)}n(1)与{[Ni(RR—L)(d—Phe)](ClO4)}n(3)和一维Z字形链{[Ni3(RR—L)3(l—Phe)2](ClO4)4}n(2)与{[Ni3(SS—L)3(d—Phe)2](ClO4)4}n(4)。结果表明l/d—苯丙氨酸在弱碱性条件下能对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进行有效的拆分。有趣的是当加入dl—苯丙氨酸时,同样条件下与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发生了自发拆分,只得到蓝紫色的螺旋链而没有蓝色的一维Z字形链。用HClO4脱去苯丙氨酸后得到单手性的大环镍配合物[Ni(α—SS—L)](ClO4)2(5)和[Ni(α—RR—L)](ClO4)2(6)。
第三章研究了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与l/d—亮氨酸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拆分规律。在弱碱性时,l/d—亮氨酸也能像l/d—苯丙氨酸那样拆分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得到通过氢键连接的蓝紫色单手性螺旋链{[Ni(SS—L)(l—Leu)](ClO4)}n(13)和{[Ni(RR—L)(d—Leu)](ClO4)}n(15)与一维蓝色的Z字形链{[Ni(RR—L)(l—Leu)](ClO4)}n(14)和{LNi(SS—L)(d—Leu)](ClO4)}n(16)。在弱酸性时,l/d—亮氨酸也能拆分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得到的是通过氢键连接的缠绕方向相反的蓝紫色单手性螺旋链{[Ni(SS—L)(l—HLeu)](ClO4)2}n(20)和{[Ni(RR—L)(d—HLeu)](ClO4)2}n(17)与黄色的没有参加反应的[Ni(α—RR—L)](ClO4)2(21)和Ni(α—SS—L)](ClO4)2(18),偶尔还有微量共结晶的螺旋链{[Ni(SS—L)(d—HLeu)](ClO4)2}n(19)和{[Ni(RR—L)(l—HLeu)](ClO4)2}n(22)得到。
有意思的是用相同的l—亮氨酸与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反应,在弱碱性时,得到右手性螺旋链{[Ni(SS—L)(l—Leu)](ClO4)}n,而在弱酸性时,得到却是左手性螺旋链{[Ni(SS—L)(l—HLeu)](ClO4)2}n,螺旋缠绕方向相反是由于氢键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导致的。结果表明l/d—亮氨酸在弱碱或弱酸性条件下都能对外消旋大环镍配合物进行有效的拆分,同时pH能调控螺旋链的缠绕方向。
第四章研究了以拆分出的单手性大环金属镍配合物和[Ni(CN)4]2-为构筑基块的组装规律。通过改变溶剂,成功得到了一系列一维手性螺旋链{LNi(RR—L)][Ni(CN)4]·2H2O}n(23),{[Ni(SS—L)][Ni(CN)4]·2H2O}n(26),{[Ni(RR—L)][Ni(CN)4]·1.25H2O}n(24),{[Ni(SS—L)][Ni(CN)4]·1.25H2O}n(27),{[Ni(RR—L)][Ni(CN)4]·MeCN}n(29)和{[Ni(SS—L)][Ni(CN)4]·MeCN}n(30)。结果表明溶剂分子对不同螺旋链的构筑起很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研究了内消旋大环金属配合物[ML]2+(M=Ni,Cu)与NH4VO3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规律。在不同条件下,通过调节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得到了从一维链到三维框架的配位聚合物[NiL]3[V16O38(H2O)](31)、[NiL]2[V6O17](32)、[(CuL)0.5(H2L)1.5][H2V10O28](33)、[CuL]2[V6O17](34)、[NiL][VO3]2(35)和[CuL][VO3]2(36)。结果表明用相同的起始原料,反应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不同条件都会影响配位聚合物的结构。
第六章对整个论文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