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题联系着实际生活,应用题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初始阶段,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在分数应用题解题方面的能力状况,以便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本研究希望对六年级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情况及学习障碍做进一步的研究,并试图寻求一些克服障碍的对策。本文对数学应用题、问题解决进行概念界定,并对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应用题解题策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问题解决阶段与建构主义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试卷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六年级解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学生解数学应用题能力总体情况不乐观,具体表现为:(1)学生遇到分数应用题会产生畏惧心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主动性不够。(2)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应用题数据结构复杂,学生搞不清题目结构关系。(3)生活经验不足,不懂生活中的术语,涉及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就不会做。(4)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虽然题目能理解,式子也列对了,但一做就错。(5)不会对应用题进行分类,不会建立相关模型。针对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影响因素我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1)提高学生兴趣,淡化难度意识;(2)拓宽生活知识,激发学生兴趣;(3)加强计算能力,规范书写格式;(4)夯实基础知识,重视概念教学;(5)消除思维定式,重视模式归类。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笔者还是在校生,实践经验不足,客观条件也不允许,所以未能将提出的教学对策付诸实践验证,这是本文的一个不足。另一方面,笔者研究水平和理论深度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心理学知识的匮乏,致使本文缺少一定的理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