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度交联聚丙烯酸(PAA)增稠剂以其具有无毒、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聚丙烯酸增稠剂因具有增稠能力强、电导率高等特点,极大改善了电池的放电性能和贮存性能,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国内外对应用于上述领域增稠剂的合成方法及工艺的报道很少,所以研究具有良好增稠能力和耐电解质性能的聚丙烯酸增稠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和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增稠能力强、耐电解质性能好的聚丙烯酸增稠剂。(1)水溶液制备聚丙烯酸增稠剂利用壳聚糖和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的酰化反应,合成了含有双键且水溶性好的N-马来酰化壳聚糖(N-malely chitosan,N-MACH)交联剂。通过红外分析(IR)、核磁共振(1H NMR)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的结构与理论产物分子结构相符。以自制N-马来酰化壳聚糖(N-MACH)为交联剂,一定中和度的丙烯酸(AA)单体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NaHSO3)为低温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聚丙烯酸增稠剂。研究了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等对增稠剂增稠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热失重法(TGA)等方法对产物的内部结构、表面结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表明:中和后聚丙烯酸增稠剂粘度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二者近似呈线性关系,0.5%的该增稠剂粘度最高可达54.3 Pa·s,加入浓度为0.005 mol·L-1的NaCl后粘度仍可达到22.4 Pa·s,较传统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制备的聚丙烯酸有较大提高。(2)沉淀聚合制备聚丙烯酸P(AA-co-ODA)增稠剂以含有C18疏水链的丙烯酸十八酯(ODA)为共聚单体,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高分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ypenner B-246为分散剂,偶氮二异庚腈(ABVN)为引发剂,利用沉淀聚合方法制得了带有长链疏水基团的聚丙烯酸增稠剂P(AA-co-ODA)。利用正交实验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比较理想的合成工艺。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热失重法(TGA)等方法对产物的内部结构、表面结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表明:中和后的聚丙烯酸P(AA-co-ODA)增稠剂表现为非牛顿流体中的塑性流体的流变学特性,其粘度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0.5%的该增稠剂粘度最大可达110 Pa·s,透光率可达96.3%,加入浓度为0.005 mol·L-1的NaCl后粘度仍可达到41.2 Pa·s,聚丙烯酸碱性电解质溶液具有较高电导率。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轨道电路的原理,利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和Excel软件编写了轨道电路计算的程序。该程序能够准确地计算轨道电路的调整状态和分路状态,便于大家理解整个轨道电路系
<正>一、文学作品阅读评价的内容界定不久前,上海师大一位博士生为了研究高考进行调研,问我一个问题:"对于一道具体试题的考试内容的界定,应该是确定的、唯一的,还是可以有多
本文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视角,从当前我国多元空间规划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有效识别出因宏观战略性规划的空间属性不足、政府部门性规划的衔接匹配不够、法定和非
<正>1963年4月出生,江西南昌人,教授,工学硕士。198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至2005
本文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映的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 ,而不是反映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史诗所描述的迁徙路线 ,也不是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流入非农业部门,特别是引起大量优质耕地流失。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不断加快,耕地
通过广州市内环路东出口放射线禺东西立交系统A1.4标工程现浇箱梁支架施工为例,介绍了桥梁现浇箱梁支架设计应考虑因素与施工要点。
这里时常传出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声,当地年轻人就在风笛声中走进校园接受免费的大学教育,他们在这所学府中可以探讨一代哲学宗师大卫·休谟的人文思想,也可以学习著名的克隆羊"
火电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研究火电企业环境成本及其核算、环境成本的控制与决策,对提高企业环境效果和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沿着“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