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制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污染加剧、粮食安全堪忧等现状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稳定,耕地资源保护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以行政、法律等为主的耕地保护措施,难以确保耕地资源保护的全面落实。为确保国家政令畅通,笔者认为应当引入土地伦理思想,倡导构建人与土地和谐相处的价值体系,探索土地伦理利用的实践途径,倡导引入伦理学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土地伦理的溯源、概念与内涵,探讨了土地伦理理论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辩证关系,得出土地伦理理论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支撑,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土地伦理理论的目标,并将这一研究成果复制、细化到耕地,为耕地伦理利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阅读、整理国内外有关土地伦理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选取了自己的家乡——峡江县为例,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定性分析丘陵地区耕地资源特性对伦理利用的影响,并选取针对性指标,构建耕地伦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判定峡江县耕地伦理利用水平,从而客观、全面分析峡江县耕地伦理利用的制约因子。通过综合分析,峡江县土地垦殖指数偏低、耕地耕作半径偏大、耕地地类占比变化不大、区域坡度变化较缓以及区域土壤类型多样等丘陵自然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耕地伦理利用;从耕地价值核心、资源公平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三个维度,以2005年、2009年、2013年三个时间点为基准选取相应指标,构建耕地伦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判定峡江县耕地伦理利用水平总体处于弱伦理利用阶段,并分析了制约耕地伦理利用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最后,笔者在调研基础上,立足实际,提出“以耕地伦理利用为目标,成立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以土地伦理‘道德律’为约束,规范耕地利用行为,以土地行政伦理为准则,净化耕地管理环境,以土地伦理研究为抓手,建设耕地伦理学科”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峡江县、江西省等丘陵地区以及全国的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