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理论呈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征,美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化理论以及艺术理论多元交织。视觉政治作为当代感觉政治/感知政治中的重要一维,无论是主观感觉的构成结构还是感知方式的表达,都彰显着社会性的生成因素与政治性的运作机制。基于当代法国左翼美学思想的叠合性及其理论的内部差异,其视觉政治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理论旨趣。论文以五月风暴为时间节点,展开阿尔都塞以降当代法国左翼思想家关于视觉、图像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美学问题研究,在内容上主要分为观看的政治、视觉表征系统与图像生产、视觉的表达机制以及视觉政治的影像化表达四个章节。观看的政治分析建立在对主体、主体性以及现代性等问题的反思之上,呈现为对主客体关系、观看对象和观看行为的动态阐释,揭示观看机制背后隐匿的复杂政治文化意蕴以及权力展演机制。梅洛-庞蒂通过观看的主客体关系考察从不可见到可见的运作机制,拉康凝视理论揭橥视觉欲望、身份认同与身体感知等要素在观看行为中的重要义涵,福柯则在权力与话语的链接中置入对现代社会的视觉性批判。在当代视觉表征系统与图像生产的研究中,居伊·德波、鲍德里亚、保罗·维利里奥等人析离出马克思时代商品社会在当代的多重幻化形态,“景观”、“拟象”、“仿真”等灌入资本意识形态的符码存在构成当代新型视觉表征系统,并形成对实存世界的隐性暴力统治。而视觉技术与图像增殖的双向互动更是实现了对人的感知方式与经验方式的重新塑造与改写。视觉的表达机制作为视觉政治研究中的重要一维,主要讨论视觉表意模式与感性传达之间的政治性制约因素。巴特的神话分析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皆呈现出图像的修辞、编码与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揭露由意识形态精心编织的视觉审美幻象。朗西埃则提出以图像体制呈现事物言说或沉默的方式,“图像句子”与“矛盾寓言”成为构筑感性经验共同体的新型艺术尺度。视觉政治的影像化表达契合当代美学问题研究,旨在探讨作为感性经验集合装置的影像如何实现对可感物的呈现以及对理念的感性拜访,考察电影这种具有独立品格的当代艺术先锋,如何凭借视觉化表达实现对现实政治的介入、对历史记忆的重新书写以及对赤裸生命的再度捕捉。从德勒兹到朗西埃和巴迪欧,影像艺术的政治姿态与感性逻辑表达复杂缠绕,“去图像化”成为拨开影像政治迷雾的有效方案,而“人民”这类以缺席的方式在场着的新生主角成为当代影像中极具美学锋芒的政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