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全球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全球水分循环的变化,从而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和引起水资源数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位于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特别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黄河三角洲的水资源的总量不足和时空不均匀性存在加剧的趋势。论文通过运用线性与非线性、水文模型以及降尺度等方法和手段,将当地产水和客水来水系统的分析,探讨气候变化条件下(A2高排放、A1B中排放、B1低排放)该区域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本文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调配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分析过去4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气候资料及利津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得到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气温呈现逐年升温的趋势,而降水、潜在蒸发量以及利津水文站的径流量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径流量的下降趋势显著,达到了125.5亿m3/10a。1985年是利津站径流量的最后一个丰水期。(2)通过构建水文模型,气候模式的比较和选取,来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客水水资源变化。2002—2050年利津站的径流量在CSIRO气候模式的A2情景下年平均径流量最大,依次是B1,A1B。其变化趋势在三种排放情境下也不同,其中A2表现出微弱的增长趋势,A1B和B1则表现出减少的趋势。(3)确立黄河三角洲地区当地降水-径流关系,利用降尺度的方法估算未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数据,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当地产水的水资源变化。2011—205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当地产水量在ECHAM5气候模式B1情境下总径流量最大,依次是A1B,A2。三种排放情境下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其中A2的趋势最为明显,依次是A1B,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