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高等教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倍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阐述了高校扩招并没有增加社会就业的总量,只是较快地转变了一部分人的身份和就业模式,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扩招期)加入到高校就业群体。扩招使就业问题显性化、集中化,它只是就业难的导火索,并不是高校毕业生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指出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方面的原因;二是我国高等教育方面的原因;三是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通过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与就业理念及就业指导模式,提出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首先,要我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社会劳动力。其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设置更趋合理化:研究性大学应是少数,继续秉承精英教育模式,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服务;教学型大学适度规模,准确定位,实施通才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和地位应加强,大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目前人才市场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要给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培养目标、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来决定人才供给,真正做到以变制变。高校要树立合理的办学理念,各个层次的高校都要目标明确,办出特色。另外,高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与实效性,千方百计地避免学生由于观念错位和信息不畅通导致的就业困难,切实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