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贫困就如影随形,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阻碍。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来不懈追求的梦想。贫困及其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困扰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情系生活在贫困中的苦难群众。回首经典,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下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追求。随着思想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丰富,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马克思找到了致使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资本主义发展为无产阶级贫困赋予了更多复杂的面貌,马克思巧妙地将其归为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为摆脱贫困,无产阶级开展的斗争对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马克思指明了消除贫困的路径,那就是通过革命消除产生贫困的制度根源所在,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分析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奠定了系统的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所生活的社会历史时期,决定了他研究的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困。因此当前在我国现实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存在忽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倾向。然而通过对马克思贫困理论历史演进的研究,对马克思贫困理论核心内容的阐释,可以发现该理论对于我国贫困问题的解决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系统阐述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历史演进及核心内容,并在科学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当代价值做了有益探索。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贫困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贫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开阔了马克思研究贫困的视野。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历史演进,从不同时期的经典文本入手,分析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萌芽、积累、形成和成熟时期。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内容和特征,包含了理论基础、核心内容、解决路径和基本特征。第四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为我国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指导。